冬日清晨,泰順縣司前畬族鎮峰門新村居民紀吳依掏出手機,打開浙里辦“搬富通”應用,查看共富創業貸辦理流程。“下山搬進花園式小區,孩子也在附近上學了,我想在家門口開個小超市。”紀吳依說。
紀吳依打開的“搬富通”應用是2023年12月14日在泰順搬遷共富大會上線的2.0升級版。當天會上還發布了共富搬遷政策20條,現場簽下10個共富項目。
2003年12月14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泰順調研時指出,下山脫貧是推進人口集聚、加快城鎮化進程的有效途徑,務必抓緊抓好。在實施過程中要切實解決好下山農民的出路問題,讓他們下得來、穩得住、富得起。
20年來,泰順牢記殷殷囑托,舉全縣之力推進大搬遷。泰順縣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縣已完成384個自然村整村搬遷,超11萬群眾搬進山下“幸福里”,在家門口鼓起“錢袋子”,平均收入年增長超10%,就近共享121個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
這么多村民,怎么下得來?搬遷安置后,如何穩得住?家門口就業,怎樣富得起?帶著這“三問”,記者日前蹲點泰順尋找答案——
下得來,有奔頭
“這幾年,小區居民生活越來越好,醫院、菜場、公園、學校就在家門口”……走進泰順縣司前畬族鎮峰門新村安置小區,原峰門村老支書鄧敏良和首批搬遷下山農戶方大旺見有客來,便聊起搬遷后的生活。
曾經的浙南邊陲泰順,“九山半水半分田”道出了生態資源稟賦的“優”,也說明了空間制約發展的“難”。山民出行難、看病難、讀書難,人口散居又引發基礎設施配套不均、中心城鎮輻射受限、資源浪費等問題。
破題的切口,從一個“搬”字入手。2003年起,泰順在司前畬族鎮、原峰門鄉、原黃橋鄉、竹里畬族鄉開展“一鎮帶三鄉”試點搬遷。“2011年起,打破全縣行政區域限制,開展‘無區域生態移民’;2017年起,和異地避災、抗震安居等結合,實施生態大搬遷;2021年起,拿最好的地用于建設未來社區,推進共富大搬遷。”泰順共富搬遷辦相關負責人胡昌鋒介紹,大搬遷經歷了多次迭代升級。
可是,超11萬人下山,又談何容易?
經歷多批搬遷,仍有村民擔心下山沒有出路。“不搬!下山后吃什么?”司前畬族鎮嚴莊垟自然村的王春葉就是典型的一戶,觀望了10年仍將“不信”“不動”的臉色甩給上門動遷的駐村干部夏念信。
“群眾有顧慮,我們沒有放棄,還建立了‘一戶一策一干部’幫扶機制,給王春葉介紹鄰居下山后的生活,講解搬遷和貸款優惠政策,醫療、教育、出行的保障措施等。”夏念信說,大家使出了十八“搬”武藝,才讓王春葉從不動、被動到心動,最后有了行動:算上各種補貼,加上親友湊些、銀行借點,2014年底,她終于從山上搬下來,住進畬族風情園。
“還是搬下來好啊,這些年小孫子在小區邊讀了好學校,現在已是大學生了。醫療服務也好,我身體好起來了,還經常參加社區活動。”今年是王春葉搬下山的第10個年頭,不善言辭的她說起這些年的變化,用了許多個“好”。
用腳力掌握真實民意,精心梳理吃透政策紅利。泰順共富搬遷辦相關負責人胡昌鋒分享了當地大搬遷的秘訣——
返利補助最大化。把宅基地復墾、避災安置等多個政策,化為一個意見和細則,一次搬遷可享受多種補助。
資金一個口子出。由縣委書記領銜指揮,抽調人員集中辦公實體運作,破解政出多門落地難等問題。
拿最好的地安置。在城鎮優勢地段建移民小區、避災安置小區等,讓69個重點村八類對象有序安置。
給群眾更多選擇。提供自行購房、集中安置、就近安置、共有產權、廉租房等,確保愿搬的不落下一戶。
穩得住,有盼頭
這么多群眾下山搬遷,如何讓他們在山下也能扎好根、穩得住?
“有事干,就能穩得住。”在西旸鎮門樓坳村,今年80歲的村民黃平留回憶,剛搬下山時,新蓋的房子是“赤膊”的,家里還欠著3萬元債。“鎮里優先安排我們在家門口做事,男的經過培訓可以進工廠,女的就做點采摘或來料加工,一年四季都有活兒干。”黃平留說,沒幾年工夫就把房子裝修了,也把欠款還清了。
走進筱村鎮北坑畬族村,搬遷戶龔曉琴正忙著來料加工。留守的婦女有活干,當家的男人也沒閑著。“山上種了1000多株楊梅,好的時候年收入有10萬元左右。”村民雷德銀指著山上滿臉自豪地說,搬家不搬田!
當地正是以“農戶下山、產業上山”贏得民心,搬遷群眾留在山上的土地、林地等,通過租賃、流轉的方式發展特色農業。“村里有100多畝楊梅、50多畝油茶、20多畝茶葉。”北坑畬族村黨支部書記黃世灣算了一筆賬,習慣腳踩泥土的搬遷戶除了流轉租金外,上山參與種植每年還能增收2萬元。
山上山下迥然不同的生產生活,部分群眾不習慣怎么辦?
多年來,泰順在完善公共服務中尋找系統最優解。當地以搬遷集聚的新小區為服務圓心,打造了121個包括文化生活圈、就業致富圈、綜合服務圈在內的15分鐘品質服務圈。不僅青壯勞動力業有所就,婦女、兒童、老人也能各得其所。
如今走進泰順,從羅陽鎮陽光家園到筱村鎮楓岙抗震安置小區,從司前畬族鎮峰門新村安置小區到西旸鎮門樓坳村安置小區,群眾有口皆碑的是當地請來的三個服務管家——紅色管家、鄉賢管家、數據管家。紅色管家依托黨群服務中心,破解搬遷群眾因人生地不熟而面臨的辦事、就業、讀書、看病等問題。鄉賢管家引導14萬泰商與村莊或小區結對,根據搬遷群眾不同需求和生活習慣,開展精準服務。數據管家依托“搬富通”應用為搬遷家庭精準畫像,動態監測其現狀和需求,并分類施策服務。
公共服務的精準嵌入,溫暖了無數搬遷家庭。家住羅陽鎮陽光家園的住戶韋開波深有感觸地說:“我家老宅在羅陽鎮鶴聯村深山里,那時兩口子在外打工,孩子讀書最讓人放心不下。現在好了,站在家里陽臺上,都能看見孩子從學校放學。”
富得起,有勁頭
如今,在泰順搬遷工作中有個普遍共識:安居樂業,不僅要有優質服務,還要有增收致富的門路。
多年來,泰順堅持權隨人走的搬遷模式,以生態資源集聚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在搬遷小區附近用產業平臺打開就業門路。特別是以科技創新促進三產融合,給3.7萬戶搬遷家庭增收致富提供更多選擇。就連下山搬遷后騰退出的深山密林,也成了村民致富的“甜蜜谷”。
記者在山林間遇見司前畬族鎮徐宅村搬遷戶嚴立超時,他正在仔細檢查蜂群的越冬情況。“這里山多人少,生態好、植被密,正好養蜂。”嚴立超說,搬遷后自己成立養蜂專業合作社,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蜂王”,還帶動了周邊300多個搬遷農戶增收,200多個低收入農戶就業。
搬遷后留下的山間舊屋也被激活了。在百丈鎮,飛云湖村引導農戶、集體、合作社聯動,讓閑置房化身村民致富的“加油站”。“我們圍繞時尚體育主題改善配套設施,舉辦騎行賽、游泳賽、馬拉松等賽事。”百丈鎮黨委書記李敏說,全國青年U16賽艇錦標賽、全國青少年賽艇訓練營、中國溫州國際山地戶外運動挑戰賽等品牌賽事相繼在當地舉行,搬遷群眾也因小鎮聲名鵲起而不斷獲得收益。
把群眾熟悉的事與增收致富結合起來,泰順各搬遷安置小區附近的小微創業園、竹木加工園、來料加工點、村淘電商點等平臺,紛紛為搬遷戶打開增收門路。奶牛、毛竹、茶葉、梔子花等特色產業,也通過企農融合和訂單農業模式,讓大伙兒有了更多奔富的底氣。
西旸鎮門樓坳村還順勢組建了強村公司。強村公司憑借組織發動勞動者的優勢,說服外來合作廠家根據訂單情況向村民支付高出周邊市場價的勞動報酬。同時,村集體托底出資購買設備,聘請專業人員為村民開展技術培訓。“相比廠家招工,我們有穩定的勞力;相比零散加工點,我們更有技術含量。”門樓坳村黨支部書記周仕朝介紹,現在連外出的年輕人都回來打聽有沒有合適的工作。
從原先大多面朝黃土背朝天,到如今安居樂業來奔富,11萬多名下山群眾的生活變化,已然不是翻篇所能形容。泰順共富搬遷辦提供的數據顯示,全縣村民人均年收入已從2003年的2561元提升到如今的24375元,年均增長超10%。2019年,當地因其“人口集聚與農民增收致富”改革被農業農村部列為全國唯一試點單位。
20年,時光不語。從山村搬進城鎮,從城關集聚到區域共富……“下得來、穩得住、富得起”的生動圖景,還在泰順不斷刷新、蝶變。
來源: 浙江日報 | 撰稿:徐健 尤建明 通訊員 賴淼蓮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