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關于《在線旅游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為“暫行規定”),針對“大數據殺熟”、“低價游”、“非法刪評論”等當前業內存在的熱點問題,都做出了具體規定。
具體來看,在價格歧視方面,《暫行規定》提出,在線旅游經營者不得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針對不同消費特征的旅游者,對同一產品或服務在相同條件下設置差異化的價格。
評價權利方面,《暫行規定》提出,平臺經營者應當保障旅游者的正當評價權,不得非法刪除、屏蔽旅游者對平臺服務及其平臺內經營者的產品和服務的評價,不得誤導、引誘、替代或強制旅游者做出評價。
低價游方面,《暫行規定》提出,在線旅游經營者不得為以不合理的低價組織的旅游活動提供交易機會。
虛假預定方面,《暫行規定》提出,在線旅游經營者為旅游者提供在線預定酒店、機票、火車票、船票、車票、場所門票等產品或服務時,應當建立透明、公開、可查詢的預定渠道,不得誤導旅游者,不得以任何方式進行虛假預定。
保險方面,《暫行規定》提出,平臺內經營者、通過自建網站經營者為旅游者提供旅游經營服務的,應當購買旅行社責任險,并提示旅游者按規定投保人身意外傷害保險。銷售出境旅游產品的,應當提示旅游者購買符合目的地需求的保險產品。
據《暫行規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依法建立在線旅游行業信用檔案,將在線旅游經營者市場主體登記信息、行政許可、抽查檢查、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行政處罰等信息依法列入信用記錄,向其他部門共享信用信息,對嚴重違法失信者實施聯合懲戒措施。
據了解,《暫行規定》共五章四十二條,分為總則、運營、監督檢查、法律責任、附則等部分。
《暫行規定》在符合法律規范的情況下設置了幾大抓手:第一,依法明確了需要取得許可的平臺運營者范圍。第二,強化平臺的資質審核、提示、預警、監督、處理、報告、保險等相關要求,進一步夯實了平臺主體責任。第三,明確了平臺連帶責任。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旅游糾紛的司法解釋,對平臺做出了民事連帶責任的規定。
此外,《暫行規定》延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旅游合同糾紛的司法解釋立法思維,將幾種情形下的游客自損列入自行承擔責任范圍。同時,也強調了不可抗力、第三人損害發生時,在線旅游經營者的救助義務,未及時救助造成損害的,應對損害擴大部分承擔連帶責任。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網信浙江 » 今后“大數據殺熟”“非法刪評論”行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