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溫嶺橫峰街道匯川王村村民王勤江忙里忙外,將廠子正式搬遷到位于川安路東側的新廠房。“新廠房占地2000平方米,占了五樓、六樓兩層樓,是舊廠房拆除補償加上一家5口安置所分的。我們以前被嘲‘擠在火山口上掙錢、坐在垃圾堆里數錢’,現在‘面子’‘里子’都有了。”王勤江說。
蝶變,得益于溫嶺在“兩城兩湖”建設中“人產城”融合方面的大手筆投入。橫峰塊狀經濟遭遇“成長煩惱”,已不適應當前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溫嶺打破思維定式,將橫峰等區塊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系統重塑,加速工業向園區集聚、農業向連片集中、村莊向集鎮集合、居住向社區集成,以土地綜合整治為突破口,促進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建設。截至目前,共有馬鞍橋村、莞渭陳村、匯川王村等13個村陸續安置4000余戶,戶均分到廠房面積約220平方米。馬鞍橋村入選省級首批共同富裕實踐觀察點。
分地分房常見,分廠房卻是稀罕事。溫嶺創新推出“貨幣+公寓式住宅+工業廠房”組合式安置補償,即村民在獲得套房的基礎上,還能享受相當于安置住宅面積三分之二的工業廠房。橫峰街道黨工委書記朱文兵介紹:“橫峰工業產業基礎扎實,‘小老板’扎堆,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城市有機體的同時,也要給村民生活、創業、就業留下充足的發展空間。我們因地制宜制定政策,讓村民直接參與并享受到全域整治的紅利。”
溫嶺市橫峰滄龍鞋業有限公司兩年前搬入鳳凰山園區后,投資4000多萬元更新設備、擴大產能,第一年就產值翻番,順利升規。“標準化、精益化、數字化的生產管理模式,一下子就打破了增長瓶頸。”企業負責人、莞渭陳村村民陳根夫說,公司去年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
馬鞍橋村村民王偉當起了房東,將一家7口分到的400平方米廠房出租,去年光租金分紅就拿到10多萬元。同村的王錦濤另辟蹊徑,通過廠房股權投資的方式,從房東變股東,他把分到的300多平方米的廠房作股權,投資參股園區內的一家優質企業。風險共擔,效益也高,去年他拿到股權分紅50多萬元。“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近兩年來,橫峰街道參與全域整治的13個村,村集體平均增收300多萬元,1.6萬多名村民人均增收超2萬元。”溫嶺市發改局(市委社會建設委)相關負責人李律說。
村民增收奔富,產業集群效應也逐漸顯現。沿著城西大道走來,占地470余畝的產業優化升級園區內一派熱鬧景象,車流、物流、人流繁忙。橫峰街道出臺企業入園管理辦法,以“畝均論英雄”,推動資源向成長型、集約型、技術型企業傾斜,去年新增就業2.5萬人,目前規上工業企業數較兩年前翻了一番。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趙靜 共享聯盟·溫嶺 沈益峰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