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改革開放以來,首都北京作為全國政治、文化、科技創新、國際交往中心,一直活躍著浙江人的創業以及工作生活的身影。“八八戰略”迎來20周年之際,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北京分社、潮新聞京津冀新聞中心、浙江省駐京辦、在京浙江人雜志社聯合中國網共同策劃了《繁茂的藤蔓——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旨在通過記者視角,探訪“闖京城”的浙江人有著怎樣的獨特經歷,捕捉他們目前關切,關注他們未來命運,從百姓視角呈現北京和浙江之間更多的故事;通過群像塑造,通過他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為“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提供實踐和思考。
說到浙江美食,每個浙江人都能說出一些代表性的吃食,比如杭州東坡肉、嘉興粽子、湖州大餛飩、舟山海鮮面、寧破湯圓、溫州魚丸、紹興臭豆腐、麗水縉云燒餅等,每一種都是家鄉的味道,童年的回憶。
在北京城里,能吃到來自全國各地的美食,其中不乏浙江菜的身影。只不過,浙江美食并不多見,有些在浙江當地非常有名的吃食,在京城里很難找到。
譽滿天下的浙江美食,為何在北京城里很少?浙江美食如何挖掘傳統,做好地方特色?繁茂的人文藤蔓走進中華文化促進會美食工作委員會,跟總顧問趙珩先生聊一聊浙江美食。
趙珩 受訪者供圖
趙珩先生出身名門,多年來從事文化史、北京史、戲曲史的研究,也一直對“吃”很有研究,被稱為“文人老饕”,先后寫了《老饕漫筆》、《老饕續筆》、《老饕三筆》等美食著作,書中記錄的,或人或事或風物或名勝或花絮或掌故,一概與吃相關。
浙江是個好地方,古代文人“食”在杭州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浙江是個好地方?。?rdquo;從小生活在北京城里的趙珩先生,對浙江的夸贊發自內心,不僅僅因為他是浙江人的外孫、浙江人的女婿。
他對浙江的美食非常了解,“湖州有丁蓮芳千張包、震遠同玫瑰酥糖;杭州的蟹釀橙味道相當好,現在很難吃到了;金華的小燒餅,我很喜歡吃。”
趙珩 受訪者供圖
趙珩先生告訴記者,浙江是稻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自古以來就是文化之邦,也是魚米之鄉。“民以食為天,生活富裕的地方,飲食業就會繁榮,各種各樣的美食就會層出不窮。”
浙江餐飲業的大繁榮,最大的轉折點出現在南宋。當時北宋滅亡,宋高宗趙構南渡到臨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地區。從南宋開始,南遷的北方人與南方人聚集于此,杭州也成為了重要的經濟中心。“飲食的繁榮必然是集中在一個城市經濟繁榮的區域,南宋作為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區域,為飲食業的繁榮提供了一個舞臺。”趙珩先生說。
當時,臨安的飲食種類變得越來越豐富,從史書的記載中可以看出,牛羊肉之類的食材在遞減,雞、鴨之類的食材增多,因為浙江地區水網密集,可以同時吃到江鮮、湖鮮、河鮮、海鮮。
所謂“處處擁門,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飲食,市井經濟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買飲食,不置家蔬”、“處處各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武林舊事》、《夢粱錄》、《西湖老人繁勝錄》這些書,大量地記載了當時城市經濟和飲食的繁榮。
趙珩先生說,由于城市經濟的高度繁榮,飲食業大為發展,街巷中的餐飲店鋪鱗次櫛比。宋代城市居民的生活和飲食有了質的提升,發生了與舊日農耕生活方式很大區別的改變。
“古代的文人不僅能說會道,更是講究吃。那個時期的文人筆下,也經常出現描寫吃的文章,正所謂‘文人老饕’,筆墨中沾著煙火氣。有些文士不但善于品味飲食,甚至不乏擅長烹飪者。”
東坡肉 圖源 視覺中國
有文學品味又懂吃的人,遇上了杭州這個物產富饒的地方。趙珩先生告訴記者,關于古代文人的吃,就不得不提曾兩度出任杭州地方官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蘇東坡。蘇東坡給杭州留下了兩道名菜,一道是“東坡肉”,還有一道是“東坡豆腐”。
蘇軾曾作《老饕賦》:“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從此“老饕”這個雅號,遂成追逐飲食而又不失其雅的文士的代稱。
當時杭州餐飲業發達到何種程度呢?趙珩先生告訴記者,現在紅火的外賣行業,早在宋代就已經產生了。在《癸辛雜識》中,記載了南宋的第二位皇帝宋孝宗,雖居深宮,卻不乏情調,喜歡不時叫點市肆里的外賣,調劑宮廷御膳,換換口味?;实劢型赓u,叫作“宣索”,也是市井小店的榮幸。孝宗“宣索”的飲食其實都很普通,如“李婆雜菜羹”“賀四酪面”“臧三豬胰胡餅”“戈家甜食”等,都是些市井小吃。吃得高興,除了市價之外,還要給額外的賞賜。
從更形象的材料如《清明上河圖》中,也可以看到從一家餐館中走出的托著兩盤食物的店小二,腳步匆匆、急急忙忙去送餐的形象。所去的地點可能路程不遠,或是對面的食肆,或是附近的人家。在此卷的另一段中,還有一個伙計頭頂大盤,上面放著兩層的食盒,手中還拎著一個能開合的支架,緩步而行。宋代像這種送餐的伙計大約有兩種,一是餐館中的從業伙計,另一種就是臨時雇用的“閑漢”,都能承擔這樣的任務。
浙江美食的進京之路
在古代,浙江美食通過各種方式傳入京城。在這個過程中,大多以“江浙菜”的說法出現,浙江菜傳入京城有三種比較重要的途徑。
首先是明清時期,當時浙江官員進京,因為吃不慣北方菜系,就帶“家廚”一起,于是浙江菜跟著進了京。浙江人自古耕讀傳家,讀書人多,到京城做官的人為數不少,“家廚”于是成為浙江菜進京的一個通道。不過,由官員進京帶入的浙江菜沒有形成大規模的流通。
“家廚”的出現,卻在不知不覺中形式了中華美食史中的一顆明珠——官府菜。中華美食史由歷代宮廷菜、官府菜及各地方菜系組成,官府菜源于王侯堂前,昔日官府、大宅門內,都雇有廚師,這些廚師來自南北各地,吸收全國各地許多風味菜。當年高官巨賈們“家蓄美廚,競比成風”,因此形成官府菜。官府菜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主要形成了以孔府菜、東坡菜、云林菜、隨園菜、譚家菜、段家菜為代表的幾大菜系。其中,譚家菜尤為著名。
古云“高山流水覓知音”,官府菜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廚師與品味家的惺惺相惜。一道名菜的形成,離不開廚師,也離不開美食家。想吃出水平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條件是要有錢、有閑、有文化、有資格,不用說,只有官府之家才有這條件,而且還得是大官。所以官府菜又稱官僚士大夫菜。
其次就是乾隆下江南時,帶回了一些江浙菜,成為了當時清廷美食中的重要一部分。
魚頭豆腐 圖源 視覺中國
有這么一個故事:據說,乾隆皇帝微服出訪到了吳山,在一戶人家避了半天雨,饑寒交迫,求主人弄點吃的。這家的主人叫王潤興(也有說叫王順興的),人稱王小二。他見來客遇雨狼狽不堪,煞是可憐,但家中貧困,尋來找去,只能用半個魚頭和一塊豆腐做了個魚頭豆腐。乾隆一見,頓覺香味撲鼻,吃得津津有味,覺得那湯遠勝過宮中的山珍海味。
回京后,不管御廚怎么下功夫,沒有一次比得上王小二。后來,乾隆又來杭,又來到他家要吃魚頭豆腐,并賞銀讓他在吳山腳下開飯店,親自提筆寫下“皇飯兒”三個大字。
如今,在杭州的河坊街上,還有“皇飯兒”這塊招牌。
另外一種途徑就是在民間,浙江美食通過京杭大運河傳入北京。
趙珩先生對記者說,直到改革開放后,浙江美食才真正地以“浙江菜”的說法進入到北京。幾十年來,有代表性的溫州海鮮,也有一些特色浙江地方菜。
蝦爆鱔面 圖源 視覺中國
“最早的是賣面的,比如杭州奎元館的蝦爆鱔面、片兒川,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還有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知味觀來北京開店,各種小吃很有特色;還有就是浙江大廈樓下的張生記,那里的老鴨煲非常不錯。”說起浙江美食這些年在北京的發展,趙珩先生侃侃而談,他覺得浙江菜在北京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浙江不同地市的特色菜還可以充分引進。
趙珩先生對新榮記在北京的發展,給予了肯定。“新榮記是浙江菜在北京的一個成功典范,它的定位很準確,按照飲食習慣區分商務宴請、普通餐廳,適合不同人群,又不斷在菜品上創新、融合,既保持浙江菜的新鮮和美觀,又注重國外的造型藝術,講究個性化、分餐制。”
關于浙江菜在北京的發展,趙珩先生也給出了自己的見解:“我覺得就是不要做那種綜合的東西,要突出自己的特色,而且突出一個地方的特色,不一定要突出綜合特色,杭幫菜就真正做好杭幫菜,溫州菜就做好溫州菜。”
趙珩先生還希望北京的浙江菜能夠挖掘傳統,將歷史上流失的一些東西挖掘出來,要精細化,突出鮮、烤、烹、炸各方面的技藝特色,從小做起。探索性地讓浙江美食落戶北京,既要照顧到它的傳統,也要照顧它的創新。知味觀就是傳統,新榮記就是創新。
不認同“浙江是美食荒漠”的說法
“我很肯定地說,浙江不是美食荒漠。”對于當前網上的這種說法,趙珩先生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趙珩先生認為,浙江算不上是“美食荒漠”,“恰恰是這塊土地過于兼容并蓄,融合了全國各地的美食,造成它的自身特色不是十分明顯,整個浙江菜的特色可能比較難說,但是各地市其實有各自的特色。”
趙珩先生告訴記者:“在很多介紹杭州飲食的書中,里面并不是講菜怎么做,而是更多的講原料怎么做。杭州菜實際上是一個再加工的過程,浙江菜的做法也已經滲透到了很多的家常菜中。”
片兒川 圖源 視覺中國
不缺美食的浙江,為何被冠上“美食荒漠”的名頭?趙珩先生認為,當代人的飲食變化導致這種念頭的產生。在他看來,有三個重要因素在改變當代人的飲食。第一個就是飲食觀念的變化,“一些傳統的浙江菜里,要用到豬油,但是現在的一些飲食觀念里,豬油成了不健康的食材;再比如說常見的梅干菜,頻頻傳出致癌的說法,這些新變化讓一些傳統美食的失去了很多食客。”
第二個是食材的變化。以前我們吃的肉(禽獸)都是散養的,現在都變成了機械和人工喂養,都是人工催生,必然不好吃。全聚德的鴨子,從生下來到上桌一共36天,要是慢慢喂養應該半年以上。現在的植物都是用化肥的,從前一家人要是門窗緊閉切一根黃瓜滿屋生香,現在切十根也未必出香氣。
金華火腿薄片 圖源 視覺中國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浙江菜講求食材的新鮮,有些食材離開當地的生長環境,到了外地就無法保證原汁原味了,如金華的火腿、西湖的莼菜、安吉的冬筍、舟山的海鮮,都是享譽全國的美食原料”?,F代化的食材種植也讓食材失去了一些原本的味道。所以,這個因素對浙江美食在外地的發展產生很大的限制。
龍井蝦仁 圖源 視覺中國
“比如杭州的名菜——龍井蝦仁,茶葉是明前的龍井茶,蝦仁要手剝的河蝦仁。如果有經營者為了迎合大眾消費水平,換了其中的原料,也就導致大眾嘗到的菜品并非真正的龍井蝦仁。”
趙珩先生說,他喜歡吃腌篤鮮這道菜,按照正宗的燒法,筍是早上五點多挖出來,十點多就要上菜,“現在北京賣的筍,是一個星期前送來的,不新鮮了,就燒不出那種正宗的味道。”
第三個就是信息時代的過度交流,各種菜式過度融合、吸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導致很多地方菜逐漸失去自身特色。
“很純的菜越來越少了,飲食變得粗糙化。中餐不適合作預制菜,預制菜是快餐用的,當代食品工業動不動規?;?、效益化,勢必造成特色喪失。”趙珩先生說,現在好廚師也是越來越少,隨著社會節奏加快,費火候的東西沒了,廚師總是在應付,而要保留餐飲文化的核心,就需要留住真正的技藝。
美食是地標,更是文化和鄉愁。對于在京浙江人來說,不管是新到北京的,還是待了多年的,大家對于家鄉美食的口味一直沒變,對浙江美食仍是摯愛。他們很想知道,在偌大的北京城里,還藏著哪些正宗的浙江美食?下一期,繁茂的人文藤蔓攜手美團,尋訪京城內地道的浙江餐館,并精心制作出一份京城浙江美食地圖奉上,給在京的浙江人提供家鄉美食指引。
【相關鏈接】
從北京大紅門遷移的浙商找到了! ——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二
“大紅門浙商已經在永清趟出一條路子了!”——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三
北京馬連道上浙商成功的秘訣——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四
跟上時代,從浙商選擇看馬連道未來——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五
北京新發地里浙籍“大王”探訪記(上)——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六
浙籍“大王”有新篇!北京新發地探訪記(下)——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七
浙江人如何“沖浪”北京中關村?——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八
從北京故宮到浙江溫州,跨越時空的文化中軸線——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九
富陽竹紙的故事,在北京前門向世界推廣——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十
從天安門廣場大花籃看“四千精神”,80后“雙驕”在京創業故事——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十一
“朱炳仁·銅”開在北京 走向世界也走進百姓家——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十二
正乙祠戲樓 清朝“北漂”浙江人之家——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十三
北京的紹興故事 魯迅故居與長孫周令飛——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十四
一份《京報》詮釋一生!邵飄萍身上的時代精神永不過時——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十五
南花北移,璀璨京都!北京“越研會”了不起的36年——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十六
小文創里有大文章 這位浙商從北京走到“奧運文化中央”——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十七
一眼望到紫禁城!85后浙商打造“中國最美書店”——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十八
探訪藏在北京胡同里的浙江美食(上)——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十九
探訪藏在北京胡同里的浙江美食(下)——在京浙江人探訪紀實系列報道之二十
來源:中國網 | 撰稿:侴雪妍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