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借助大數據精準清淤臭污泥變成“香餑餑”
“五水共治”第三個年頭,河湖庫塘清污(淤)成為今年浙江治水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已累計完成河湖庫塘清污(淤)量11009萬方,提前并超額完成年度清淤任務。
在清淤過程中,如何因地制宜、妥善處置淤泥,既是難點,也是重點。近日,浙江在線作者跟隨省水利廳走訪部分區縣,了解各地在清淤、淤泥處理過程中的因地制宜的典型做法。
第一次見到章順龍,是在他家的鋼琴廠,黑白鍵跳躍之間,琴聲入耳。再次見到這位德清洛舍東衡村書記,是在村邊地頭,微風從農田方向吹來,稻花飄香。
就在幾年前,眼前的這片土地還是一個個巨大的廢棄礦坑,通過填埋河道中清出來的淤泥,這里變成了可以種糧食的農田。章順龍相信,目前畝產幾百斤水稻的農田,收成會越來越好,會給村里和村民帶來越來越多經濟效益。
隨著“五水共治”的持續深入,全省各地清淤工作快速推進,成效明顯。與此同時,如何因地制宜妥善處理這些淤泥,也成為擺在基層政府面前的現實問題。
在章順龍和德清水利部門看來,河道清出來不是臭淤泥,而是可以得到充分利用的“香餑餑”:淤泥回填礦坑,不僅解決了以前礦坑回填成本高的難題,也讓淤泥有了妥善的去處。將污泥處理后擇地填埋復耕,僅此一項,德清縣累計新增達標水田超過2000畝。
他告訴作者,眼前的土地屬于方山區塊淤泥填埋復耕工程一期,東衡村265.29畝廢棄礦地目前已經得到復耕,未來還會有920畝廢棄礦地得到復耕,還可以再消納至少數百萬立方米的淤泥。
按照德清縣的規劃,“十三五”期間,政府計劃投資15.82億元,總清淤疏浚土方1359.47萬立方米;確保到2020年實現“河湖庫塘淤泥全域清除、污泥處置全程規范,長效管理機制全面建立”。
清淤計劃的數字是怎么來的?“淤泥全域清除”的底氣在哪里?
原來,德清“近水樓臺先得月”,利用當地地理信息產業優勢,在全國首創利用聲波技術測量河道淤泥數量對河道進行動態監測管理。依靠大數據,德清完成對全縣1211條河道、120處湖漾、260座山塘水庫的全面梳理,建立了匯總各河道、城市管網、湖泊、水庫成分檢測、清淤實施情況等歷史資料的清淤資料數據庫,同時,委托第三方測量機構對典型斷面進行抽樣補測,推算淤積方量。
據了解,德清對包括清淤在內的治水工作進行了“水陸空”全方位管理。水上,當地建立太陽能無線監控系統,對全縣34個重點河道排污口實施影像監控,根據河道排污現狀隨時調整監控位置;陸上,德清將污泥管理納入全縣“智慧水利”信息化管理平臺,對突發水污染事件、山塘水庫日常巡查、清淤工程實施等進行實時監管;空中,采用無人直升機進行分類巡查,實時查看和傳輸河道污染源治理情況和水質變化情況,實現高效率、高定位、無盲區信息采集。
對于清理上來的淤泥,回填礦坑只是德清的處理方式之一。此外,這些淤泥還是堤防綠化種植、堆淤培厚的重要材料。在苕溪導流港西岸,堤防與堤后綠化帶利用淤泥100萬立方米,有效提高了防洪能力。而在今年計劃清淤30萬立方米的鐘管鎮,鎮黨委書記傅文虎說,鎮里的一家制磚廠每年可以利用淤泥生產9千萬塊環保磚,不僅讓淤泥產生了經濟效益,也避免了清淤造成的二次污染。
紹興柯橋探索清淤固化一體化模式
解決淤泥出路難題
轟鳴聲中,淤泥經過沉淀進入固液分離機械,兩小時后,已經成為泥餅的淤泥又被送到數公里外的排泥場或磚瓦廠,亦或用于填埋。
“一進一出,淤泥體積減少70%,大大節省了堆放空間和處理成本。”移亞東參與并見證了紹興柯橋實現淤泥資源化再利用的歷程。他所在的湖北路德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攬了柯橋淤泥固化一體化處理項目。
柯橋從2014年開始建設淤泥固化中心,以市場化模式清淤,目前已建成齊賢、錢清、福全、馬鞍4個淤泥固化中心,年處理能力達到330萬方,基本解決柯橋區內河道淤泥處置難題。
據介紹,柯橋在清淤過程中有效引入社會資本9000萬元,減少了區財政一次性投入。建設一個日處理3000多方淤泥的固化中心只需3個月,也能有效節省運營成本。
截至2016年7月底,柯橋共對157條河道實施清淤,其中138條河道已完工,共完成清淤330.5萬方,完成年度任務的110%。除了工作安排有序,淤泥固化處理也是促進清淤工作迅速推進的因素之一。
在清淤過程中,淤泥通過泥漿管輸進入固化中心的沉淀池,初步沉淀、分離出塑料、落葉等各種固體垃圾,然后再到調節池、均化池,在固化劑的作用下實現泥、水快速分離,隨后進入機器完成脫水,形成泥餅。
柯橋區水利水電局局長邱松定說,清淤固化一體化模式基本解決了河道清淤過程中存在的出路難、計量難、監管難等問題,既提高了清淤效率,又減少了二次污染。
與此同時,柯橋區還從施工流程、計量標準、運行管理、資金結算四個方面入手,規范項目管理,大大提高平原河道清淤實施效率。當地水利部門的工作人員說,淤泥固化的各個流程都裝有監控,打開辦公室電腦或者手機,就能實時監測現場工作情況。
按照規劃,柯橋將進一步探索泥餅再利用技術,使已出產的泥餅廣泛用于綠化和制磚,使淤泥得到資源化利用的同時釋放堆放空間,實現利益最大化;此外,還將吸引社會公眾共同參與淤泥固化處置長效管理,吸收更多民間資本參與“五水共治”,為政府減負。
蕭山清淤打出“清截治”組合拳
2500畝消納地解決后顧之憂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少有人會相信這片上千畝的“濕地”,竟是杭州蕭山的一處淤泥消納地。腳下的淤泥已經干化,踩上去感覺非常結實;不遠處尚未固化的地方,一群白鷺或是在空中翱翔,或是在水中棲息,看上去非常愜意。
“我們在順壩區塊設立了全區河道清淤疏浚的淤泥消納點,總面積達2400畝,根據6.8米黃海高程測算可堆放500萬立方米的淤泥,為全區河湖庫塘清污(淤)的去處解決后顧之憂。”蕭山區農機水利局局長陳關水說。
蕭山區境內河道交錯,總數達到504條,總長1364.39公里。今年,上級給蕭山下達的清淤任務為322萬方,而蕭山自加壓力,把任務增加到519萬方。
據了解,蕭山堅持河道水環境的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原則,全面打好河道“清、截、治”組合拳。今年以來,蕭山出臺專門政策,對疏浚范圍和內容、質量監管、補助政策等做了詳細規范和說明。在疏浚施工過程中,通過采用截流疏浚等施工方式方法,確保徹底清除水域內有污染的淤泥,在清淤過程中一旦發現排污管即刻進行封堵。
為杜絕運輸淤泥過程中淤泥隨意堆放、泥漿偷排漏排現象,蕭山將泥漿管直接接到堆放場地,避免淤泥的“二次污染”;通過二次測量法,嚴格把控清淤土方。疏浚結束后,要求各業主單位自行初驗,并完成測繪,再申請驗收,合格后方可下達補助資金。
今年前8個月,蕭山累計清淤416萬方,在全省各縣(市、區)中清淤量位列第三。在大力清淤的過程中,蕭山也在積極探索淤泥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置。
在錢塘六橋附近,蕭山設立了一個淤泥固化處置點,日處理能力達5500立方米。而在作者探訪的順壩淤泥消納點附近,淤泥固化處置系統也正將發揮巨大作用。
“順壩淤泥消納點建設的這套淤泥固化處置系統,計劃一期工程處理能力為2500立方米/天,二期將達到6000立方米/天。”陳關水介紹,經過淤泥干化處理,可實現減量三分之二,大大節省堆放場地,干化后富含有機質的淤泥將作為土壤改良劑、有機肥料和綠化工程回填土,也可以用于制磚。
來源: 浙江在線 | 作者: | 責編:鄧翠芳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