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王壇鎮,這里有覆蓋全部村莊的郵政服務。“孫岙郵路”是王壇鎮的其中一條郵路,服務周邊上萬人口,自上世紀70年代就一直沿用此名,2015年郵路改革合并成為現在的“喻丹郵路”。一條鄉村郵路,三代郵遞員傳承接力,見證著鄉村的時代變遷。
上世紀80年代,張金禮徒步翻山越嶺,進山投遞。
張金禮:
上世紀80年代的“流動鐘表”
1971年,年滿18歲的張金禮成為紹興市郵電局王壇郵政所孫岙郵路一名普通的鄉郵投遞員。“我時常拿出珍藏的工作服看一看,把我的幾頂郵政大蓋帽擦一擦,把以前投遞路上的老照片翻一翻,回想起自己半輩子都交給了深山郵路,覺得很有意義。”張金禮回憶起自己的投遞生涯,滿是感慨。
上世紀70年代的孫岱郵路涵蓋14個村、1萬多人口。其中有2個村坐落于高山上,無法通機耕路,3個村在半高山,自行車無法到達,都需步行,走完整條郵路需要花上6小時左右。
改革開放初期,村民購買生活日用品都要到王壇集市上,而農村的交通還相當落后,道路坑坑洼洼、泥濘不堪,出行很不方便。大部分村民家里還沒有電話,老百姓和外界的聯絡主要依靠信件、電報,獲取信息依靠廣播及報紙,因此郵遞員很大程度上起到了連接村內外的紐帶作用。
在上世紀80年代的農村,手表時鐘還是奢侈品,村民的時間概念還不是很強,但是只要張金禮每次到達村口,響起清脆悅耳的自行車鈴聲,村民們就會知道“投遞員到了,現在應該是幾點鐘了”。因此,張金禮被當時的老百姓稱為“流動的鐘表”。
如今,張金禮還會時常拿出珍藏的郵政大蓋帽小心擦拭。
20年的投遞歲月,6000多天投遞日子,3輛郵政自行車和40多雙解放鞋,見證了42萬公里的郵路印記,這些里程相當于繞地球赤道10圈。張金禮正是憑著這份對郵政事業的無限熱愛,以熱情優質的服務贏得了當地百姓的喜愛和認可。
張建國:
上世紀90年代的“綠色信使”
1991年,張建國剛滿19歲,作為張金禮的接任者成為孫岙郵路投遞員。作為王壇鎮農村山里人,在他眼里,頭戴郵政帽、身披郵政綠,是一件無比自豪的事。
“剛剛成為投遞員,我滿是新奇,也愿意學習。經過老一輩投遞員‘傳幫帶’式的教導,我很快適應了投遞工作,真正當起了村民們的‘綠色信使’。”張建國說起過去的投遞生涯,依舊熱情滿滿。
張建國(中)與喻師傅一家的合影。長年累月的郵遞生涯,使他和許多村民結下了深厚情誼。
到了上世紀90年代后期,改革開放紅紅火火,王壇鎮農村群眾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家庭條件富裕起來了,村村都通了機耕路。地方政府對鄉村進行了撤鄉并鎮,農村大部分家庭都是留守老人和兒童,他們到鎮上繳電話費、辦事、買東西,一個來回要大半天。
“小張,有沒有辦法幫我鎮上捎點藥啊?”“小張,能幫我繳話費嗎?”越來越多的留守老人希望張建國幫忙,于是張建國自己花錢買了摩托車代替原有的自行車進行投遞。慢慢地,他在完成投遞工作的同時,開始主動詢問鄉親們有什么需要幫助。張建國依然記得當時每月為孫岱郵路上的村民代繳電話費高達300多筆,捎帶日用品、種子、藥品更是常事,他從不嫌煩,一一辦好。再后來,村民開始委托張建國代辦存取款業務,他們完全信任他,把他當成知心人。
黃建橋騎著摩托車穿行在鄉村郵路上,風雨無阻為民服務。
黃建橋:
新時代“人民郵政”的傳承者
作為第三代投遞員,黃建橋2011年加入投遞員隊伍,不僅學習老一輩投遞員的工作精神,而且不斷與時俱進,掌握更多的郵政服務本領。
隨著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網購成了老百姓新的購物方式,包裹數量也與日俱增。為更好地惠及百姓,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全省郵政在所有村都建立了村郵站,老百姓足不出戶就能辦理各項繳費、助農取款、寄信寄包裹等業務。
“如今,我送郵件比以前投遞起來方便快捷多了。但對于像丹家村的郵件,一遇上雨雪天我還是要走路上山,山上有很多村民等著快遞呢。”黃建橋負責投遞的內容比以前更多了,線路比以前更長了。他每天六七十公里的投遞路,基本是騎摩托車送件,如果郵政小包裹摩托車裝不下的話,就開汽車。而在山區投遞則更加困難些,如果遇上雨雪天,山上的道路會有積雪,十分濕滑,郵車只能停在山腳下,黃建橋只能獨自帶上包裹,步行上山進村投遞。
郵政投遞的道路變得越來越寬,交通工具也由原有的半步行半自行車投遞轉變到摩托車投遞,直至半摩托車半汽車投遞,郵政投遞服務的深度與廣度也在不斷改變,但投遞員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不變。
摩托車是黃建橋投遞路上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
一遇到雨雪天氣,郵車上不了山,黃建橋就挑著擔子,徒步上山投遞。
投遞途中肚子餓了,黃建橋就吃點隨身帶的干糧。
來源: 浙江在線 | 作者:鄭培庚 董旭明 俞勁松 柳燕 | 責編:王思楊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