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已發生明顯變化,把握重要戰略機遇期,浙江有基礎、有優勢、有信心。但必須清醒地看到,發展中的不確定性在增加,增速保持“穩”的難度、結構實現“進”的難度明顯增加,質效并舉提升的任務更加艱巨。因此,必須堅持市場化改革不放松,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放松,堅持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放松,重點把握好新格局下五方面的關系。
一是把握好變化與穩定的辯證關系
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變局中危和機同生并存,這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帶來重大機遇。當前,世界經濟深刻調整,二戰之后形成的經濟全球化趨勢遭遇困難和沖擊,地緣政治沖突形勢依然復雜。從本質看,中美貿易摩擦是全球化治理結構的重構,是兩個世界大國經濟競爭合作方式的重大調整,它將帶來經濟全球化規則和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的強制性調整,這對于參與其中的所有國家都將是一次考驗。
應對這樣的治理大變革,恰恰需要戰略定力,穩住陣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因為,越是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的國家和地區,才越有騰挪和回旋空間抓住大變革中的機遇;越是在重大變革發生之時,才越有機會抓住大變革帶來的治理罅隙,成為全球新治理格局的重要參與者、推動者和引領者;越是在重大變革演進中保持穩定,才越有可能沉著面對變中之機并乘勢而上。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健康穩定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沒有改變,長期穩中向好的總體勢頭沒有改變,市場優勢和制度比較優勢沒有改變。作為中國市場化最為成熟的地區之一,浙江更應抓住變中之機,利用我國經濟發展勢頭好、韌性足、潛力大、回旋空間依然寬廣的機遇和條件,堅持穩中求進,在穩定大局的前提下,堅定邁向高質量,辦好自己的事,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全面落實創新強省導向,深化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在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貿易投資開放上走在前列,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走在前列,在參與全球治理中走在前列。
二是把握好短期與長期的累積關系
看經濟的運行絕不能孤立地只看當前,必須遵循歷史邏輯、趨勢邏輯和目標邏輯。從歷史邏輯看,當前我們面臨的債務和結構性等問題是過去發展方式在當下的短期折射,當前的問題也必須從如何轉變原有的發展方式中去思考解決辦法,經濟發展方式不轉變,高質量發展方式不成為主流,問題只會變大而不會消失。從趨勢邏輯看,全球周期性調整不可避免,科技和產業變革從長遠看是重大機遇,但在2019年并不一定會產生顛覆性的創新變化,而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在抓住周期性變革、創新性顛覆上可以有任何懈怠和猶疑。從目標邏輯看,“新三步走”戰略目標明確,2019年是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將為2020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決定性基礎,并開啟現代化新征程,必須有針對性地解決完成高水平全面小康任務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打好攻堅戰,積小勝為大勝。
聚焦2019年浙江經濟,短期看,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抓住最突出的問題解決,圍繞最迫切的目標任務部署,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低收入百姓增收、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加快建立高質量發展目標體系、任務體系、政策體系和考核體系。長期看,要清醒地看到經濟下行壓力和結構調整的復雜性,不急于求成,要容忍結構調整下經濟的小幅調整,堅持穩中求進,搞好頂層設計,把握好節奏和力度,久久為功深化改革開放,堅定不移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全國率先探索形成高質量發展的方式和體制,加快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全要素生產率,提升潛在增長率,在加快邁向現代化征程上繼續走在前列。
三是把握好內部與外部的市場關系
中美貿易摩擦不能改變中國改革開放的方向,也不會動搖中國堅定走高水平開放發展之路的信心和決心。經濟全球化越是發生阻礙,就越應該用市場連通、市場共贏的方式去解決。
當前,國家倡導大力構筑開放型經濟,其本質就是要有效打通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的聯系,推動建立市場規則統一、市場要素充分流動的高水平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浙江作為開放型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更應認識到,只有在內部和外部市場都發力,浙江經濟才有強大的驅動力。
2019年,浙江應抓住全球市場治理調整的要素流動機遇,引導支持浙江企業利用好國際國內的人才、資金、技術等先進要素。在省內,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抓手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建立公開透明的市場規則和法治化營商環境,利用好全球化重構帶來的人才流動、技術溢出和資源合作的新紅利,利用好一切先進技術、先進人才,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推動兼并重組、優勝劣汰,努力在市場公平競爭中走在前列。對外要努力構筑投資貿易雙向開放合作的格局,樹立全球化開放視野和責任意識,努力在共商共建“一帶一路”、拓展全球伙伴關系網絡、深入參與全球治理、數字貿易和商業規則制定、大力發展新型貿易投資關系等方面,發揮企業的主體和關鍵作用。
四是把握好供給與需求的循環關系
大國經濟的發展,自我經濟循環是主要的,在當下國際競爭激烈的復雜形勢下,自身供需的相對平衡更成為保持經濟健康運行的壓艙石。近年來我國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恰恰就是抓住了經濟運行中產能過剩、供需之間不暢通的主要矛盾而采取的針對性政策,這條主線是清晰的、必要的、有效的。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深入推進,暢通供給與龐大國內需求之間銜接已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應有之義和緊迫任務。
聚焦2019年,浙江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仍不能放松。如何打通供給和需求的銜接,已經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浙江要立足國家擴大內需、構建大國經濟循環這一戰略基點,既“穩企業”“增動力”“強供給”,落實國家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努力在減負降本、解決融資難融資貴、支持企業破解創新難拓市場難,以及營商環境建設上取得實實在在的突破,更要在加快市場化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上下功夫,抓好有效投資和消費升級,把“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作為2019年浙江經濟工作重要任務之一,依托強大的國內消費市場,打通有效供給與最終需求的銜接。要繼續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在重大基礎設施和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生態環境保護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短板,壯大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促進有效投入,加快形成市場穩定、供需銜接、競爭有序、虛實相濟、暢通有效的國民經濟循環。
五是把握好新興與傳統的融合關系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依然是2019年浙江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從當前發展趨勢看,浙江產業最大的特點就是以數字經濟引領的發展勢頭走在全國前列,但數字經濟的規模和范圍依然未達到支柱產業的水平,發展重心主要集聚在杭州灣等發達地區,比重提升空間依然巨大。另一方面,值得關注的是,傳統產業包括傳統制造業和傳統服務業依然占了浙江經濟的大半壁江山,這部分產業升級滯后勢必會影響經濟整體發展。因此,抓好這兩類產業發展是推動浙江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
有一種看法認為,新舊動能轉換就是淘汰傳統制造產業、壯大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還有一種看法是新舊動能轉換的主體是制造業,關鍵是制造業。這些看法都是不全面的。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之間不是簡單的產業更替、產業互補,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融合的本質,是質量和效率效益的提高,它更多的是通過共生、融合的面貌出現。只要有利于生產率提高,有利于生產質量提高的都是新動能。產業是經濟發展命脈。從浙江實際看,只有全面落實創新強省導向,深化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提升占大多數的傳統產業,促進壯大數字化引領新興產業,用數字化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推進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融合創新,才能真正實現新舊動能轉換。
來源: 浙江在線 | 作者: | 責編:徐立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