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第一在线影院,中文字幕人妻丝袜1页,又粗又大又黄又爽的免费视频,日本久久高清免费观看


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產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2018水利新聞作品展 > 報刊網絡作品 新聞詳情 A- A+
湖州“治太”四十年
發布時間:2019-04-24 13:42:11    

  湖州地處浙江北部、太湖南岸。既受水之利,又受水之患。一部湖州發展史,也是一部湖州人民治水興水的歷史。長期的實踐證明,湖州要興利除患,必須處理好與太湖的關系,做好太湖治理文章。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湖州堅持以“治太”為引領,大力推進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建成了一大批興利除患的骨干水利工程。這四十年,是湖州水利史上投資強度最大、工程數量最多、綜合效益最好的四十年。湖州成為浙江治理太湖的主陣地,防御太湖洪水的最前沿。按下湖州“治太”40年工作的回放鍵,響起的是一曲曲余韻悠長的樂章,呈現的是一幅幅催人奮進的畫面。

  “一輪治太”形成骨干防洪排澇格局

  早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市就開始謀劃“治太”工程。1983年、1984年發生兩次大洪水,加速了治太工程的謀劃步伐。在1987年原國家計委批復的《太湖流域綜合治理總體規劃方案》確定的“治太”十大工程中,湖州就有三個工程入選。1990年7月15日,“治太”水利工程總指揮部成立,啟動了征地拆遷工作。1991年大洪水過后,“一輪治太”全面展開。

  1991年11月20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湖州市旄兒港防洪工程土方大會戰開始。旄兒港防洪工程是太湖治理十項骨干工程中東西苕溪防洪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市大規模“治太”的序幕也由此揭開。

  因為當時施工機械少,淤泥地也不適合機械工作,所以工程建設主要依靠人工,來自36個鄉鎮499個村約五萬名民眾和駐湖部隊千余名官兵組成了治水大軍,用“人山人海”、“肩挑背扛”來形容當時的工程建設場景一點也不為過。參照軍事編制,以區為團、以鄉為營、以村為連,將土方任務一級一級地分派下去。大家的熱情都很高,像“打仗”一樣完成自己的任務。

  當時,為了很多民眾能夠住宿,沿河群眾普遍都主動騰出房子來。小點的房子住十多人,大的住幾十人,最多一戶住了上百人。為了保障民眾的生活,公安、商業、供銷、糧食、衛生等部門到工地安營扎寨提供后勤服務。12月11日,經過軍民同心20天奮戰,旄兒港大會戰較原計劃提前11天完成土方任務,基本形成河道最終規模的河岸線。

  以旄兒港防洪工程為代表的“一輪治太”工程,全市累計投入11.25億元,前后發動12次“軍民大會戰”,約62萬軍民,是湖州治水歷史上十分輝煌的一筆。當時,中央電視臺報道稱,大會戰規模之大,人員數量之多,是土地承包到戶以來國內規模最大的一次水利建設行動。“一輪治太”期間,建成了百年一遇的東苕溪導流東大堤,成功將苕溪洪水逼擋入太湖,保護了富饒又低洼的杭嘉湖平原;建成了百年一遇的環湖大堤,基本控制了太湖倒灌的影響,結束了南太湖洪泛的歷史;杭嘉湖北排通道工程的建成,打通了平原的排水通道,大幅縮短了洪水位的持續時間。

  環湖大堤加固工程

  環湖大堤(浙江段)工程位于浙江北部湖州與太湖交界環太湖側,全長65.12公里。項目自1991年12月開工,至2000年12月完工,2006年9月竣工驗收。

  東西苕溪防洪工程

  東西苕溪防洪工程位于湖州苕溪及尾閭河道。項目主要包括導流港拓浚及東大堤工程、環城河拓浚工程、旄兒港拓浚工程和長兜港拓浚整治以及沿線閘站建設等。項目自1990年11月開工,至2007年5月完工,2009年12月竣工驗收。

  杭嘉湖北排通道工程

  杭嘉湖北排通道工程位于太湖流域南部、杭嘉湖平原區,是杭嘉湖西部及通道地區的澇水北排入太浦河的主要通道,屬跨浙江、江蘇的邊界工程。主要整治鳳橋港、北橫涇、月明塘、橫古塘、古溇港、橫古塘延伸段等6條河道。項目自2001年2月開工,至2002年10月完工,2009年3月竣工驗收。

  “一輪治太”建設過程中,全市上下團結一心、自力更生、艱苦創業,被載入湖州史冊。當時在太湖南岸建起了“湖州軍民治太紀念碑”,紀念湖州軍民團結治水的偉大功績,激勵著我們永遠不忘“團結協作、顧全大局、大干苦干、為民造福”的治水精神。

  “二輪治太”構筑現代水利工程框架

  進入21世紀以后,太湖流域水資源、水環境問題更加突出,這一階段的太湖治理就逐步從防洪保安向水環境治理、水安全保障、水資源配置并重轉變,稱為“二輪治太”。

  “二輪治太”共有12項重大水利工程,其中浙江涉及5項,4項與湖州有關,太嘉河工程、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杭嘉湖地區環湖河道整治工程、擴大杭嘉湖南排工程組成了湖州“二輪治太”四大重點水利工程。這四大重點水利工程總投資約115億元,是湖州有史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水利項目,開啟了湖州水利大建設、大發展的新篇章。

  2011年,太嘉河工程試驗段率先開工建設。2012年和2013年,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險工段、應急段也相繼開工建設。這些試點工程為四大重點水利工程全面建設積累了豐富經驗。

  2014年8月20日,省委、省政府在湖舉行省重點建設項目“集中開工月”活動啟動暨太湖治理太嘉河工程開工儀式,吹響了四大重點水利工程全面建設的號角。2015年4月15日,我市舉行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開工儀式,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總投資64.75億元,是湖州有史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單個項目,刷新了歷史記錄。

  工程啟動以來,正逢中央提出加快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擴投資、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惠民生”重大決策部署,也正逢浙江省委作出“五水共治”重大決策部署,全市上下以“水利工程、政治任務”的認識和擔當,提速推進重點水利工程。太嘉河、杭嘉湖地區環湖河道兩項工程在2016年底就基本建成,實現了“三年工期兩年干”。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擴大杭嘉湖南排工程于2018年全面建成,實現了“四年工期三年干”。

  太嘉河工程

  該工程全部位于湖州市境內,北接太湖,南連京杭運河,主要對湯溇港、幻溇港兩條河道進行整治,整治河道總長度約53.75公里,涉及德清縣、吳興區、南潯區共9個鄉鎮49個行政村。

  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

  該工程位于湖州市和杭州市境內,其中湖州市境內工程分別由西苕溪整治工程、東苕溪整治工程、長興港整治工程和楊家浦港整治工程等子項目組成,整治河道總長度約198.8公里,涉及全市各縣區的24個鄉鎮138個行政村。

  杭嘉湖地區環湖河道整治工程

  該工程全部位于湖州市境內,北接太湖,南連雙林塘,主要對羅溇港、濮溇港進行整治,整治河道總長度約39.01公里,涉及吳興、南潯區7個鄉鎮32個行政村。

  擴大杭嘉湖南排工程

  該工程涉及湖州、杭州和嘉興三市,湖州市主要是德清縣境內長山河延伸拓浚工程(德清段)、鹽官下河延伸拓浚兩大工程,整治河道總長度約46.4公里,涉及湖州市德清縣6個鄉鎮27個行政村。

  “二輪治太”四大重點水利工程建成后,發揮了防洪排澇、水環境治理、水資源配置等多方面的綜合效益,為整個杭嘉湖地區帶來巨大民生福祉。

  行洪通道全面暢通,重要河段防洪標準提升到50年一遇以上。打通北排入湖、南排錢塘江和杭州灣的通道,完善杭嘉湖地區的防洪工程體系。同時,進一步提高西苕溪兩岸、東苕溪西岸以及入太湖四大溇港等骨干河道的防洪標準,重要河段防洪標準提升到50年一遇以上,部分河段防洪標準提升到100年一遇,構筑起“太湖安全、苕溪安全、南排安全”三大防線,保障區域防洪安全。在2016年太湖水位連續超保證25天,逼近1999年歷史最高洪水位的情況下,湖州汛情依然平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年來的水利建設。

  水環境狀況切實改善,入太湖水質穩定保持在Ⅲ類及以上,減輕了四大工程所含10條河道的內源污染,減少入太湖污染物總量,增強太湖的湖體環流,提升水體自凈能力,改善太湖和杭嘉湖平原的水生態環境。

  水資源配置明顯優化,暢通了杭嘉湖平原與太湖之間調水引排的“動脈”,提高引水能力,解決干旱季節杭嘉湖平原水量不足的問題。

  四大工程建設進度一直都走在前列,因為進度快,獲得省政府獎勵資金1.3億元,并助推全市水利工作連續四年獲得省水利廳考核優秀,助推全市連續四年奪得五水共治優秀市“大禹鼎”,成功創建全國首批水生態文明試點城市。

  新的“治太”征程已經開啟

  “二輪治太”四大重點水利工程建成以后,湖州市骨干河道基本整治完成,但苕溪支流汊港、尾閭河道、匯流區域還未全面整治,環湖大堤部分堤段防洪標準尚未全面達標,橫向聯通入湖溇港的北橫塘、南橫塘、練市塘尚未全面治理,影響四大重點水利工程效益的發揮。

  目前,市水利局已經謀劃啟動新一輪“治太”骨干水利工程,分別是環湖大堤(浙江段)后續工程、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后續工程、太嘉河及杭嘉湖地區環湖河道整治后續工程、杭嘉湖地區北排通道后續工程(南潯區),總投資約81.8億元,進一步補齊防洪排澇短板、改善流域水環境,鞏固提升“二輪治太”成效。苕溪清水入湖后續(開發區段)已完成初設批復并動工建設,進度達到50%以上;苕溪清水入湖后續(市直管和三縣段)可研已報省發改委受理;太嘉河后續已獲可研批復,將動工建設;環湖大堤后續可研已通過水利部審查。

  回顧波瀾壯闊“治太”四十年,湖州水利人砥礪前行,奮勇向前,書寫出壯麗的詩篇。展望新時期,新的“治太”征程已經開啟,我們期待著新的更多水利工程惠澤太湖南岸,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水利發展中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湖州日報 沈曉金    | 責編:陳童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