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松關位于杭州城北郊百丈鎮半山村東北約二公里,雄踞在獨松嶺上,地理位置尤為峻險。昔日唯一的征戰要道也是商人出關貿易的主要通道“杭宣古道”貫穿其間。關旁原有一棵千年古松,關以松名,故曰“獨松關”。
明代詩人凌說《獨松冬秀》詩云:“撞破關門山勢開,樹頭云起喚龍來。擎天老干高千丈,傲雪貞標壓眾材。歲久根節堅作玉,風生巖壑響成雷。蒼顏不改渾依舊,萬古相期竹與梅。”
獨松關的地理形勢險要,關后是高峻的獨松嶺,嶺上滿是蒼松翠竹。兩條從獨松嶺上延伸出來的山脈,如同巨人的兩個臂膊,將獨松關抱在其中。關墻全由大石砌成。
歷史上,獨松關與位于余杭境內的幽嶺關、百丈關合稱“獨松三關”,是南宋京城臨安北側的主要屏障,只要守住了獨松關,也就擋住了杭州北來的兵患,因此,獨松關是阻止金兵南下,兵家必爭之地。
、
水滸傳第一百十五回中,梁山軍攻打杭州擒方臘智取獨松關時,董平、張清、周通三員大將相繼命喪于此,三人尸骸便葬于此關上。
經由杭宣古道往獨松關途中,有一座石頭堆砌而成的古橋,名曰“寶昌橋”傳說從前,這座橋附近有一個看管山的老頭,名叫“寶昌”。老人盡心盡責、日夜守護著這里。即使被上山偷筍的小偷打成了重傷,他也毫無畏懼。老頭過世后,當地百姓為了紀念他,便將橋命名為“寶昌橋”。在抗戰時期,新四軍游擊隊在古橋上奮勇殺敵有過大勝日寇的記載。
(△1983年補刻的獨松關石碑)
游人登上斷關殘墻,當山風掠過獨松關時,聽著竹浪的呼嘯,松濤的轟鳴,才會聯想到此地曾是鼓角爭鳴的古戰場,依稀能想見獨松關昔日的雄姿,才能感受到當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劉禾容 | 責編:彭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劉禾容 | 責編:彭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