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夜晚,舟山港域蝦峙門外錨地燈火通明,在1號錨位,一艘來自利比里亞的油化船“奇跡”輪在加注600噸保稅低硫燃油。整個加油過程,無需人員上下,無接觸供油,進出港手續簡單高效。9個小時后,加完油的船舶辦妥手續后離港。
近年來,浙江自貿區舟山片區持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一個“海上加油站”從“無中生有”到“有中生新”,踩下了發展“油門”,以年均31%的增速,逐漸成為我國保稅油供應體量最大、增速最快、競爭最活躍、通關效率最高的區域。如今,舟山以年破700萬噸加注量,穩居全國第一、全球第四大船加油港。
2017年4月,浙江自貿區掛牌成立,明確“提升以油品為核心的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為建設重點。保稅燃油供應服務,正是其中重要一環。然而,和彼時同在亞洲的全球第一大船加油港新加坡比,舟山的起步十分艱難。
“那時,每年途經舟山海域的國際航行船舶近11萬艘次、停留2萬多艘次,但這些遠洋巨輪更喜歡去新加坡加油,那里各項海事服務更加便利完善。”舟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崔義玲說。
改革是推動發展的制勝法寶。那時,國際船舶在浙江加油,必須挨個向海關、海事、邊檢等部門申報,但每多停留一分鐘都是在“燒錢”。為了壓縮時間,舟山在全國率先開展“單一窗口”建設。浙江自貿區掛牌第二年,國際船油加注智能監管服務系統在舟山上線,保稅船燃油每單業務審批時間平均減少8小時,國際航行船舶等待時間減少12小時以上,錨位使用效率提升30%以上。
2019年8月,全國首個國際船油加注智能監管服務應用——“海上數字加油站”上線,該應用集成協同審批、智能調度以及遠程監管等場景,各錨地的船舶航速、錨地實況、氣象風力等數據及排隊情況在大屏上一目了然。
“拓寬供油場所也是我們的重要創新方向。”舟山高新區管委會口岸事務管理局副局長、保稅船用燃料調度服務中心主任虞常暖說,“保稅燃油供應從內港碼頭定點式轉為外錨地流動式,船東加油不用東奔西走,在錨地停著,油就能上門,大幅節省成本。”加油方式的改變,帶來了加注量的顯著提升。
突破港內碼頭和錨地限制后,舟山聯合相關部門立足新發展階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據海運特點和船舶新需求,聚焦跨關區、跨港區供油。也就是說,船在寧波、上海,也能加到舟山的油。
和跨關區一樣得到船東點贊的還有“一船多供”“一船多能”。以前,每單都要向口岸部門申報;現在,加油船裝滿油料后,一次申報獲批,即可持續進行多單加油業務,這叫“一船多供”。除加油外,還可向船舶提供生活物資等海事服務,這叫“一船多能”。此外,“一庫多供”、夜間靠泊作業、制定供油業務操作規范等創新舉措不斷推出,舟山保稅燃油加注的新局面逐步打開。
一系列的改革破冰,正是浙江自貿區舟山片區“為國家試制度、為開放搭平臺、為地方謀發展”的一個縮影。截至2023年,浙江自貿區舟山片區前十一批制度創新成果累計形成299項,保稅船燃油相關創新成果占60余項,其中全國首創137項。
不斷的改革創新,讓舟山的“加油”之路不斷提速。如今,每天下午4時,浙江國際油氣交易中心大屏幕上,都會實時更新舟山低硫燃油保稅船供報價。不久前,該中心和上海期貨交易所共同研發的“舟山價格”窗口系統成交功能上線。值得一提的是,“舟山價格”還是全球保稅燃油加注市場上第一個以人民幣計價的現貨報價體系,打破了多年來美元定價的壟斷。
從無到有、從小到強,舟山這座“海上加油站”正在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上加速前進。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尤暢 黃寧璐 見習記者 周杭琪 通訊員 徐詩苑 | 責編:汪杰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