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發于浙江紹興諸暨楓溪江畔的“楓橋經驗”歷久彌新,綻放時代生命力。近年來,紹興扛起發源地的使命擔當,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探索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成效。
在法治軌道上深化基層治理
紹興市諸暨市楓橋鎮楓源村村道兩側墻壁上,28條村規民約赫然深刻,村里每家每戶還存有紙質版。通過村民代表大會等程序,這里以規約方式涵養文明鄉風,其中蘊含著基層協商民主、法治成長的巨大空間。
“以前村里很多事辦成需要靠人,現在得依‘法’。”楓源村黨總支書記駱根土介紹,村里所有村級重大事項都嚴格按照程序公開辦理,由村里的法律顧問參與,這樣村里的矛盾少了,村民的滿意度高了。
注重深化村級自治,紹興發布《村規民約制修訂工作規范》省級地方標準,出臺《關于加強城鄉社區協商的實施意見》,形成如越城“五鄰社”聯合會、諸暨“三上三下三公開”“三事分議”等實踐成果。
在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進程中,紹興近年來加強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不斷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記者了解到,紹興全面總結當地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成功經驗、特色亮點,將實踐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群眾認可、操作性強的做法上升為法規條文予以固化,于去年11月1日正式出臺實施《紹興市“楓橋經驗”傳承發展條例》。
作為傳統產業經濟大市,近年來紹興推動產業從老“三缸”到新“三片”的轉型升級,涉企涉商涉外矛盾糾紛日益突顯。當地政法單位以“法護營商”為主題,以改革推動新時代“楓橋經驗”助力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紹興市柯橋區中國輕紡城是全球最大的紡織品集散中心,紡織品遠銷至192個國家和地區。為開辟商業糾紛化解“專業跑道”,中國輕紡城法庭于2020年11月掛牌運行,成立了“知產、涉外、市場”專業化審判團隊,為市場3萬戶經營戶提供下沉式服務。
堅持依靠群眾構建基層治理共同體
2008年,諸暨市楓橋派出所民警楊光照帶頭組建“老楊調解工作室”,投身于矛盾糾紛的防范化解工作中。2010年退休后,他以人民調解員的身份繼續投身調解工作,工作室升級為“老楊調解中心”,逐漸成為浙江省司法行政系統的知名品牌調解室。
從一個“老楊”,到一批“老楊”。2020年9月,諸暨市法院、諸暨市司法局聯合組建“天平調解工作室”并入駐諸暨市社會治理中心。30位調解員中,17位“老將”是從退休法官、檢察官、警官、司法行政等人員中擇優選聘,13位“新兵”來自各行各業、具有扎實法律基礎。
“楓橋經驗”來源于群眾,傳承發展依靠群眾。紹興緊緊扭住做好群眾工作這條主線,讓群眾在矛盾糾紛化解、基層社會治理中唱主角,堅持群眾是基層社會治理的直接參與者、最大受益者、堅定支持者。
構建多元共治體系,拓展多元共治路徑。以讓群眾矛盾糾紛“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為目標,紹興依托縣鎮村三級社會治理中心(站點),建強矛盾化解“一站式”平臺,按照“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化解”要求,織密建強矛盾糾紛化解體系,整合相關解紛平臺和力量,形成“10%化解在縣、30%化解在鄉、60%化解在村”的解紛格局。 為了切實強化村社站點治理能力,紹興推動在原村級綜治中心和人民調委會基礎上,吸納法律顧問、“兩代表一委員”、鄉賢、志愿者等力量充實村級社會治理工作站。
記者了解到,依托103個鎮街公共法律服務站和人民調解委員會,紹興廣泛建立基層行政爭議化解工作站,將行政爭議調解中心搬到一線村社,將617件行政訴訟糾紛化解在訴前。
擦亮基層治理創新三張“金名片”
金佳虹是紹興市柯橋區平水鎮黨政辦主任,也是宋家店村駐村指導員。兩年多以來,這位城里姑娘村里跑得多、村事管得牢,為村里帶來新氣象,比如拍攝了一組山村寫真為村子帶來流量和效益,還牽頭組建黨員服務隊、村級物業強村公司等。
20年來,紹興全市累計選派19批、3.6萬余名機關黨員干部,下沉到1771個村擔任駐村指導員,助力鄉村“千萬工程”、現代社區建設等。這項制度還不斷豐富內涵和外延,從鄉村走進城市社區、進廠入企,演化為“三駐三服務”制度。
記者了解到,駐村指導員制度、民情日記及社區共建,是紹興在傳承發展“楓橋經驗”過程中探索形成的將黨建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優勢的三項有力舉措。
走進紹興市越城區洞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棵“共建樹”上面已經結出了30多個“果子”。這是該社區30多家共建單位先后派出68名兼職網格員參與網格治理的服務成果。 “希望這棵共建樹越來越‘茂盛’!”洞橋社區黨委書記陳芳芳介紹,社區每年精心推出服務居民的十件家事中,多數是由網格黨組織與共建單位黨組織黨建聯建完成。
目前,紹興市越城區村社簽訂共建項目2.8萬余個,落實共建資金3.9億多元;5萬多名黨員到村社、網格報到,黨員報到率和活動覆蓋率達98%以上;黨員干部參與服務活動50余萬人次,解決群眾各類問題5.2萬余件。
紹興市委組織部介紹,通過深化現代社區建設打造城市版“楓橋經驗”,破題融合型大社區大單元治理模式,當地試點紅色業委會推進三方協同共治,實現物業糾紛同比下降40.3%。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 撰稿:方問禹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