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湖州因湖而興,是環太湖地區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煙波浩渺八百里太湖,孕育出了“蘇湖熟,天下足”的湖州。山水是湖州最靚麗的名片,這里是“兩山理論”的誕生地,是中國美麗鄉村的發源地、生態+的先行地。
這里誕生了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浙西第一支地方武裝——吳興縣抗日游擊大隊,這里建立的浙西抗日根據地,是全國19個根據地之一。
如今處在長三角中心位置的紅色熱土,迎來了金色力量。去年,一股東風從湖州而來,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在這里舉行,三省一市圍繞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聚焦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大平臺、重大項目,凝聚超強合力。
湖州市長興縣煤山鎮仰峰村是新四軍蘇浙軍區舊址所在地。新四軍蘇浙軍區舊址是江南保存最完整、內涵豐富且規模最大的革命舊址群之一,被譽為“江南小延安”。這里三面環山,地勢險要,只有一條大路與外界相連,如今這里修葺一新,生機盎然,一幢幢民居古樸中透露著現代氣息,棵棵銀杏高大挺拔,迎接著八方來客。
01
仰峰村是有著8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仰峰人是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的后人,民風比較彪悍。2017年仰峰村開始建設浙江省首批歷史文化村。2019年建設好之后,老百姓的精神面貌完全煥然一新了。”仰峰村村書記、主任韓珉華是仰峰村人,“我們就是通過黨建引領,全部黨員帶頭,包括拆遷、征地。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就這樣推進工作的?,F在仰峰村老百姓自發的建民宿、農家樂。”
“我的第一波客人是從浦東新區來的,一幢四個房間住四晚8800,來了三個家庭。”今年59歲的村民侯漢忠與妻子經營著自家房屋改造的民宿“云山深處”。這是仰峰村的第二家民宿。
2019年4月,侯漢忠通過存款+貸款的方式,總共投入70萬元裝修了民宿,國慶節期間正式營業。
“我這里都是回頭客,有些客人已經在這里住了四次了。”侯漢忠留住客人的秘訣在于用心做好免費早餐:用土灶鐵鍋燒地瓜粥,自己做餡兒包餛飩,嫩筍衣里面包肉沫木耳白蝦,或蒸或油炸,再搭配正宗土雞蛋。“一頓早餐做好起碼三個小時,越是免費的越要搞的好”。
侯漢忠的用心還在于做好客人點的定制午餐或晚餐,并且價格實惠。他還將自家的筍干制作成小零食送給客人做伴手禮。由于這款小零食用迷你牛皮紙袋包裝,就像超市里賣的零食一樣精致,非常受游客歡迎。
民宿搞好了,侯漢忠也收獲了一些榮譽獎勵。2019年,“云山深處”獲評三星級民宿,獎勵5萬元;2020年舉辦民宿節,獲得獎勵10萬元。如今,經過兩年運營,正好還清了貸款。
仰峰村現有民宿10家,還有12家正在建設,這在老區村中屬于發展相當快的。“度假民宿看煤山,煤山民宿看仰峰,我們仰峰的自然環境、旅游資源在煤山鎮來看都是最好的一個地方了。”韓珉華介紹,仰峰村還招引了兩家酒店,一家是上??蜕掏顿Y的,投資了3000萬,另一家是精品酒店投資了5000萬,兩家酒店建成后接待量可達到80個房間。
除了民宿以及農家樂,仰峰村還配套設置了小書吧、茶吧、超市、戶外用品店、小型酒吧、花房、畫室、作坊教室等小商業業態,來迎合當下不同層次的游客需求。
02
在網站宣傳頁,“云山深處”的介紹是位于新四軍司令部舊址對面。其實,村子里的民宿大多都在新四軍司令部或軍區舊址的附近。新四軍在仰峰村時,與當地百姓住在一起,形成了很好的軍民深情,這種深情在麥芽糖里能夠看到。
仰峰村山林資源比較豐富,但并不盛產制作麥芽糖的小麥、糯米等原材料,然而為了紀念新四軍,仰峰村人在解放初就傳承了制作麥芽糖的工藝。如今仰峰村麥芽糖制作不僅成了一項民間習俗,列入了浙江省非遺傳統文化,更成為村民的一條致富路,很多游客聞名前來購買,需求量越來越大,不少制糖的村民在自己家中開設了食品加工廠,小小的麥芽糖漸漸進入了規?;a。
正是因為仰峰村人的這種自發的保護與懷念意識,所以仰峰村至今擁有著江南抗戰時期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一處革命舊址群,是蘇浙皖邊區黨政軍的指揮中心和后方基地。最具代表性就是新四軍蘇浙軍區司令部舊址和新四軍蘇浙軍區舊址。
新四軍蘇浙軍區舊址是粟裕的宿舍和辦公室,在這里粟裕與村民侯阿茍建立了軍民情。新四軍蘇浙軍區設在沈家,侯阿茍是沈家的長工,由于侯阿茍身材高大一米八幾,干活勤快踏實,粟??偸浅槌鰰r間與侯阿茍拉家常,講解“新四軍是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新四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窮人翻身得解放”的道理。后來,侯阿茍積極參加新四軍部隊的各項支前活動,直至解放初期,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他自愿參加了志愿軍,并在部隊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在仰峰村住的近九個月里,粟裕帶頭開展大生產運動,工作之余在司令部機關駐地旁親自墾出六、七分荒地來種菜。
“村子邊上的仙鵝湖也是新四軍挖的。”侯漢忠是侯阿茍的大兒子(婚前侯漢忠母親帶過來三個孩子),“軍隊北撤,我父親牽掛妻兒,最終沒有和他們一起走,這也成為了他一輩子的遺憾。 ”
侯漢中向記者展示粟裕警衛員送給父親侯阿茍的這把大刀
新四軍離開時,粟裕警衛員送給侯阿茍一把大刀??姑涝瘯r,侯阿茍就拿著這把大刀在戰場上浴血奮戰,建立了二等功。“這把大刀救了我父親的命,子彈朝著肚子飛過來,我父親拿刀擋住了。”如今這把大刀傳承給了侯漢忠,收藏在他的民宿里。侯漢忠的兒子繼承了爺爺的精神,現在在湖州公安局工作,女兒則在西班牙讀研究生。
03
由于紅色紀念館等紅色景點在全國都是不收門票的,那么如何讓紅色資源、紅色旅游惠及全村,韓珉華和村子里的人一直在尋找破解之道。
通過與長興縣文體旅局及整個長興縣旅游公司對接,仰峰村找到了解決方案:以“紅韻”為主題,開展“紅色之旅”團建活動,穿上新四軍服裝,觀紅色革命舊址,帶領游客體驗獨輪車運送軍糧、擔架抬傷員、編制草鞋、制作竹筒飯、烏米飯、篝火晚會等活動,讓游客親身感受新四軍當年的戰斗生活,以此與旅游公司合作,來獲得分成收入。
開展紅色旅游的同時,仰峰村也在挖掘生態旅游。仰峰村是國家森林鄉村,全村有成片毛竹7000畝,以及150余棵具有“植物活化石”之稱的連片古銀杏樹,這些古銀杏村都有著百年以上的樹齡,其中500年以上的就有80余棵,散落在村里的老宅房前屋后。
韓珉華介紹村里還有兩棵很神奇的樹。1984年,當時的江蘇省委書記江渭清和浙江省委書記鐵瑛在粟裕住過的沈家大院共同種下一棵廣玉蘭,如今這棵廣玉蘭竟長成同樣大小的一棵白玉蘭和一棵廣玉蘭。“我們現在都把這些歷史挖掘出來了,這些都是寶貴的紅色資源,背后都有一個生動的故事。”
兩位省委書記共同種下的一棵廣玉蘭長成了一棵白玉蘭和一棵廣玉蘭
要增加村民收入還要不斷開拓思路和方法,仰峰村目前還計劃開一家特產店,把村民家的特產集中在一起賣,收入直接返還給村民。村里的開心農場也在籌劃中,以村民入股的方式,在年底進行分紅。
原先仰峰村經濟收入以山林、汽配為主,現在民宿旅游服務業也成為主要收入來源。2020年,仰峰村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437.42萬元,其中經營性收入198.12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3000元。
“現在在村里開展工作很順利,老百姓臉上都掛著笑臉,在外面做汽配的年輕人每年回來都說村里年年都在變美變好。”在仰峰村人的努力下,仰峰村斬獲多項榮譽:中國傳統村落、浙江省美麗宜居示范村、浙江省生態文化基地、浙江省“一村萬樹”示范村、浙江省森林人家、浙江省3A旅游景區村莊、浙江省善治示范村等。
04
“‘道、路、景、館、韻、宿、游’是在大力發展高質量工業經濟基礎之上,通過告別過去簡單、粗放、以犧牲環境、資源等為代價時代,而新近打造出的文旅融合另一產業新翹楚,也是打造文化旅游全產業鏈‘雙項’(工業、文旅)并進,實施鄉村振興與提升、改造經濟發展質量,唱響美麗經濟又一強縣、強鎮的大手筆、大文章。”煤山鎮人大副主席范培強說。
煤山鎮的“七字經”,即:修復一批古道;創建一批風情路;建成一批特色館;提升一批旅游景點;打造一批韻味雕塑;發展一批民宿酒店;形成一條旅游產業鏈。“七字經”把“煤”山變成了“美”山。
煤山鎮從一個工業經濟大鎮蛻變為美麗經濟與文旅融合發展的大鎮,范培強認為靠的是新的思維、新的思路和一步一個腳印的不斷探索,憑著一股管好、管住和對得起一方百姓的思想,在實踐中敢“試”、敢“閉”的開放、包容等實干精神,走出了一條新經濟與美麗經濟共贏、和諧發展之路。
這種轉型發展正是長興精神的體現:“大氣開放 實干爭先。”
上世紀90年代,礦山、粉體、工業爐、鉛酸蓄電池等六大行業,支撐起長興的傳統工業。2011年,長興壯士斷腕,對蓄電池行業實施比國際還要嚴格一倍以上的“長興標準”,犧牲增長速度換取環境友好,以鐵腕整治倒逼175家蓄電池企業改造提升。此后,六大傳統產業掀起“一行接著一行轉”的轉型大潮。目前,長興縣成為浙江省唯一的工業轉型升級示范區,也是工業強縣、兩化深度融合示范縣、振興實體經濟試點縣。
呵護山水,保護生態,長興有首創精神、長興經驗。長興緊鄰太湖,縣內河湖交織。2003年以前,長興民營企業遍地開花,環境大受污染。2003年6月,浙江省啟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長興縣出臺文件,建立河長制。201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2017年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說:每條河流要有“河長”了,同年6月,河長制被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湖州不僅有長興老區,還有安吉老區,在姚家大院有新四軍蘇浙軍區前線指揮部舊址、有孝豐革命烈士陵園、老石坎村“浙北第一黨支部”等舊址景點,見證著安吉軍民并肩作戰,為革命事業奮斗、獻身的歷史。如今,這里誕生了改變中國的“兩山”理念,孕育出了綠色富民、鄉村治理的安吉余村樣本。紅色始終引領著綠色發展,成為這片大地上最動人的兩抹色彩。
老石坎村“浙北第一黨支部”
湖州市委書記馬曉暉說,綠色始終是湖州的底色,今后湖州還是要以綠色發展為主線,著力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
無山不綠,有水皆清。青山綠水是湖州的特色,也是革命老區的底色,進入新時代,這些老區正在煥發風采,創造美麗新經濟。
【浙江11地市老區發展系列報道】
來源: 中國網 | 撰稿:丁薩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