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算過嗎,一天當中有多少時間是在辦公室度過的?
若按朝九晚五計算,人的一天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工位上度過,可以說,對于打工族尤其是坐辦公室的人來說,工位是像家一樣重要的地方。
最近,杭州一位女生一年內花1萬元改造工位引發廣泛討論,有人認同稱其為“夢中情位”,也有人難以理解認為是華而不實。熱度伴隨爭議不斷攀升,人們發現一場“工位爆改”運動已經在職場上蔓延。
爆改是怎么個改法?當代打工人為什么愿意倒貼錢改造工位?這陣風又將吹向何方?記者試著探尋。
風格五花八門
展示職場人的生活態度和情感表達
“手辦風”“ins可愛風”“自然風”“養生型”“風水型”……翻看社交平臺上的工位分享,各種爆改類型五花八門。
職場青年為了追求更加舒適的辦公環境,不再滿足于簡單的養花弄草,他們有的在方寸的工位里擺滿自己喜愛的手辦、玩具,有的把大自然搬進辦公室,將工位打造成森林氧吧,還有人安置上小型冰箱、微波爐、咖啡機,打造獨具個人特色的辦公放松小空間。
在與部分爆改了工位職場青年的交流中,記者發現,這些風格迥異的工位,構建著當代上班族的不同人設,也代表著不同的生活態度。
“90后”姑娘歐歐從2023年7月份開始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的爆改成果。當記者與她取得聯系時,她說的第一句話是,“我是典型的i人,很社恐。”而這也是她開始嘗試爆改工位的誘因之一。
據歐歐介紹,她所從事的工種相對獨立,線下溝通的機會很少,外加性格內向,很少有機會表達,平時大部分時間都處于自娛自樂狀態。工作的疲累加上難以表達的憋悶,日復一日難免感到難以招架。
裝扮工位正好滿足了歐歐對新鮮感的追求和對表達的欲望。“像寫日記一樣,我幾乎每天都會稍微調整工位,比如換個符合心情的新壁紙,將嘴里說不出的用壁紙表達,再搭配上同色系的擺件、鍵盤、桌墊,感覺心態也變得輕松了。”
歐歐的部分布置 受訪者供圖
與歐歐不同,鄒小荃爆改工位的關鍵詞是“熱愛”。她告訴記者,自己從2022年開始嘗試爆改工位,前前后后花費了上萬元。“我很喜歡我的生活和工作,希望能通過工位展現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包括自律的、有條理的。”
鄒小荃的生活態度也體現在了爆改中,除了井然有序的布置外,她在工位旁給自己開辟了一個咖啡區,疲勞時就享受一把做咖啡的樂趣,再細細品味,工作壓力減輕了不少。
鄒小荃的工位布置和部分咖啡角 受訪者供圖
大眾態度不一
專家建議不妨先讓其“野蠻生長”
事實上,當越來越多的職場人開始花心思在工位時,并不是所有人都認同這一做法。6月初,有媒體通過社交平臺發布了一項“你會花上萬元爆改工位嗎”的投票。截至6月12日,共有1023人參與,其中67.1%的用戶選擇“不會,一分錢不花”,27.3%的用戶選擇“會裝飾,但不會花大錢”,3.5%的用戶選擇“會,工作環境很重要”。
社交平臺投票占比
事實上,鄒小荃和歐歐在爆改過程中也曾聽過不少質疑聲。有人認為辦公室就是工作干活的地方,工作時間就專心工作,下班了就走人,沒必要將解壓和取悅自己的意圖用到工作場合、工作時間,花那么多錢更是不值。也有人質疑工作場合不一定適合爆改,如果過界容易令人反感,或演變成不務正業的托詞和借口。
在浙大城市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應騰看來,爆改工位的流行主要體現在網絡端的發酵,在實際生活中仍屬于非主流,產生爭議不可避免。而之所以產生觀點差異的原因,在于不同的人群對經濟、文化價值理解上的不同。比如,一部分人更加注重經濟價值,一部分人認為公共空間不應當展現私人化的文化價值,尤其是不應當呈現一些功利的價值觀等等。
爆改工位究竟值不值得提倡?應騰認為,爆改工位源自于快節奏、碎片化生活方式帶來的生活與工作界限逐漸模糊的現實,反映了人們在面對工作壓力時尋求自我認同和自我實現方面的努力,經過爆改的工作空間明顯提升了工作中的愉悅感、幸福感,相比于“躺平”,無疑是一種更加積極的應對方式。
“我們不妨從文化的視角看,更加關注爆改工位對當前青年的職場心理壓力緩解、工作主動性激發、奮斗熱情提升的正面作用,先讓其‘野蠻生長’。”應騰說。
同時,應騰提醒,當爆改成為一種“流量”,可能會導致人們忘記初衷,被如何更好地爆改分散注意力,引發工作效率等問題。“爆改值得提倡,但也要注意適度,避免流于形式、攀比升級的風險,爆改的‘初心’不是為了讓人羨慕,而是努力創造最適合自己發揮效率、干好工作的環境。”
商家紛紛上架職場好物
爆改工位背后暗藏“情緒價值商機”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在爆改工位尚未得到大眾關注之前,不少商家似乎早已提前嗅到了機會。小到花草蟲魚、潮玩擺件,大到養生用品、休憩裝備,商家們想方設法“討好”職場青年的爆改計劃。
今年春節開工后首周,正值天貓新春開門紅活動上線。天貓通過對復工潮背后的需求洞察,帶來了一輪爆改工位計劃,為多個品牌打造了十余款主題創意爆改工位方案,超10萬商家集體上新上百萬件開工好物。
此外,購買食材常用的即時電商平臺叮咚買菜也為打工人開辟了“職場寵物”賽道,有“招財、有鉗(錢)”寓意的相守蟹繼“禁止蕉綠”的水培香蕉之后,成為辦公室桌面“新寵”。
叮咚買菜上架“職場寵物”
而這些被我們連連感嘆的商家敏銳洞察力背后,其實是早已被識破的情緒價值商機。比如,被職場人捧為解壓“心頭好”的“捏捏樂”玩具,財神爺等擺在工位上方便隨時求救的各路神仙擺件,又或是寫著各類吉祥話的小便簽。有沒有效暫且不提,這些商品必定給足了職場人心理安慰。
其實,爆改工位僅是情緒價值商機的冰山一角。如今,連提供情緒價值的虛擬商品也已經成為一門新生意,“愛因斯坦的腦子”作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商品之一,不僅銷量破了10萬,更被淘寶納入“2023年度十大商品榜單”。
5月27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狀況年度報告(2023)》也指出,2024年,除了追求性價比之外,情緒釋放將成為影響著年輕一代消費者決策的重要因素,也將是今后一個時期的新的消費熱點。
商家該如何抓住情緒價值的消費驅動力?如中國金融智庫特邀研究員余豐慧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的那樣,情緒價值的商業邏輯在于抓住了現代人情感缺失的痛點,通過產品設計、營銷策略和品牌故事,營造出一種情感共鳴,從而轉化為消費者的購買意愿。而這類市場存在波動性和不確定性,商家需要不斷創新和精準定位,才能持續吸引消費者。
來源:浙江在線 | 撰稿:見習記者 孫婧宜 | 責編:汪杰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