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人巧日爭新。從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到信息時代、智能時代,科技發展越來越依賴原始創新能力。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更深刻重構全球創新版圖。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本文圖片由寧波市發改委、鎮海區委宣傳部提供
我國要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創新,成為繞不過的臺階。
作為中國發展的“火車頭”和科創“主引擎”,長三角如何在“創新”這個時代命題上“破局”?如何在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上率先探路、勇挑大梁?這是長三角一體化必須要解答的問題。
構建區域創新共同體,成為推進長三角一體化中,創新謀變的關鍵之舉。“三省一市”在創新上“拆墻破壁”、協力共進,促進人才流動和科研資源共享,整合區域創新資源,聯合開展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科創策源“新”起點
新質生產力,起點是“新”,關鍵在“質”,落腳于“生產力”。
在“新”的起點上,展現長三角金南翼的新擔當、新作為,寧波的“求新”之路,邁得堅實而堅定。
受制于高校院所資源和產業結構等因素,相比于長三角的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城市,寧波在創新資源和創新載體上并不占優勢。
國家石墨烯創新中心
為此,寧波以“視創新為生命、抓創新像拼命”的決心和行動力,開啟了一項項創新栽樹工程,一步步提升創新位勢能級,不斷刷新在長三角創新格局中的“存在感”。
營造創新大格局。2018年以來,寧波市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高起點推進國家自創區建設,迭代升級甬江科創大走廊,全面啟動甬江科創區建設,全面布局建設“互聯網+”、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創高地,寧波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提升至全國第16位,寧波高新區在全國高新區排名前進至第14位。
集聚創新大平臺。寧波聚焦建設世界一流科創高地和創新策源地,以一流水準打造甬江科創區,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甬江實驗室、寧波東方理工大學(暫名)、西工大研究院、國家石墨烯創新中心等重大平臺建設全面推進。
創新大投入,不斷釋放創新大能量。三年來,寧波累計攻克關鍵核心技術超過90項,開發出自主創新產品超370個,應用于神舟飛天、科技冬奧、嫦娥探月等國家重大工程;去年以來,寧波重大基礎研究集成項目實現零的突破,5篇原創成果論文發表在《Science》等國際頂級期刊,創歷史新高;今年,寧波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總數率先破百,在全國城市中連續7年位列第一。
人才的集聚,最能說明一地的科創能級。
東方理工高等研究院
依托不斷落子的高能級平臺,寧波高層次人才、青年人才紛至沓來。目前,甬江實驗室集聚20個高水平研究團隊和420余名科研人員;寧波東方理工大學(暫名)累計簽約70余名核心教研人才,其中院士10余人;去年,寧波自主培養兩院院士實現零的突破,吸引青年大學生26.6萬人,創歷史新高。
廣結科創“朋友圈”
大科學時代,不再是萬能科學家時代,而更加講求多方合作、協同創新。長三角區域科創領域互補性強,區域協同創新體系建設,是長三角一體化的題中之義。
從實驗室原始創新,到加速成果轉化、促成“揭榜掛帥”、孵化扶持創業……融入長三角區域創新共同體,寧波科創“朋友圈”越擴越大。
甬江芯谷
2018年以來,寧波牽頭成立長三角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聯盟,舉辦長三角雙創示范基地聯盟大會,與舟山、蚌埠、麗水等地共同開展技術需求“揭榜掛帥”攻關等活動,有效推動長三角創新協同發展。
同時,寧波積極合作共建高能級創新載體,與長三角區域科研院所、企業合作共建研究院累計達到18家。
寧波與上海地緣相近、人文相親。通過加強與上海科技合作,寧波推動復旦大學寧波研究院等成為滬甬科技合作和產業轉移的重大載體,滬甬人才合作先鋒區、慈滬共塑科技成果轉化全生命周期平臺入選全省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最佳實踐案例。
唱好杭甬“雙城記”。寧波深化杭甬科技創新共建共贏,聯合組建環杭州灣創新聯盟,共建科研院所、產業技術研究院7家,聯合攻克“卡脖子”技術30余項、產業提升技術100余項。
創新資源要素自由流動,才能激發出更大的協同聲量。秉持“服務浙江省、融入長三角”的宗旨,寧波高標準建設浙江創新中心,甬舟人才一體化發展飛地等,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飛地園、滬杭兩地創新飛地,累計認定高層次人才約7500人,支持高層次人才和團隊項目約2100個。
平臺賦能產業項目簽約
通過共建“上海·寧波科技資源開放共享與協同發展服務平臺”,寧波對接長三角大型儀器資源4000余臺,對接服務機構400余家,對接專家400多個,有效推動實現長三角科創資源信息共享。
迭代升級3.0版寧波科技大市場,推進科技成果與技術需求“無縫鏈接”,寧波共輸出和吸納技術超過500項,交易額近10億元;寧波還創新推出“安心屋”應用場景,全面推動職務科技成果賦權和單列管理改革在全省推廣落地。
“生產力”更有力
長三角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這里擁有九座萬億之城,群星璀璨。
通過一輛新能源汽車,就可以窺見其中蘊含的長三角城市博采眾長、聚勢而強的邏輯。
在長三角的“造車版圖”中,上海提供芯片、軟件等組成的“大腦”,常州提供作為“心臟”的動力電池,寧波提供完成“身體”的一體化壓鑄機……一臺新能源汽車的完整產業鏈構建在4小時車程內。
極氪汽車生產場景
這一“4小時產業圈”的形成,正是長三角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縮影之一,也是長三角創新鏈與產業鏈跨區域協同的生動寫照。
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互為需求、彼此促進,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是核心要素,產業則是主陣地。
6月5日至6日,2024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在溫州舉行。
會議指出,長三角“三省一市”要聚焦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跨區域協同。著力提升科技創新策源能力,營造更具全球競爭力的創新生態,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深入推進數字長三角建設,在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上率先探路、勇挑大梁。
睿晶半導體首批次光掩膜版成功出貨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寧波是實踐者,也是受益者。
作為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連續七年“霸榜”的城市,寧波累計擁有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104個,成為長三角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的基本盤和動力源。
得益于科創資源的自由流動,在融入長三角過程中,寧波正通過新興產業強鏈補鏈、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緊密配合協同合作,帶動產業發展實現“乘數”效應,工業增加值從全國第10位躍升至第7位,占長三角比重從5.7%提升至6.6%,成為產業創新開路先鋒。
前灣新區寧波對接上海的橋頭堡
滬甬兩地共建復旦大學寧波研究院,共同打造科技創新產業化大平臺,構建長三角科創一體化新生態,創造了多項“第一”:研發了首款國產15V驅動SiC Mosfet芯片,推動國內SiC功率器件技術躋身國際領先水平;研發的第一款國產全自動病理染色封片一體機培育的“治臻新能源”項目,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專業燃料電池金屬極板供應商之一,并投產了年產千萬片級金屬極板產線……一個個生動實踐蘊藏著“我中有你”的發展智慧。
另一方面,一個有數字經濟優勢、一個有制造業優勢,“數智+制造”,寧波與杭州協同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群,阿里巴巴、浙大中控等龍頭企業在寧波設立工業互聯網中心,聯手打造長三角工業互聯網先進城市和科創高地。
與此同時,共建甬蚌產業合作園區,為皖北八市首個獲安徽省政府批復的結對合作幫扶共建園區,入駐長三角地區項目31個,協議投資額67.5億元,助力結對地區打造區域經濟發展新引擎。
勇當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排頭兵,寧波,乘勢而進、向“新”而行!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記者 李華 | 責編:李斌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