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A股市場走勢呈現先揚后抑的態勢,17日前房地產和建筑材料行業分別以17.58%和9.78%的漲幅強勢出圈。這背后離不開近期房地產市場的利好頻出,“五一”前后,北京、天津、上海等多個熱點城市落地房地產優化調整政策,5月17日又迎來房地產金融政策“三連發”。上述國家層面密集的會議和政策支持,無疑為地產及建材行業的穩定發展帶來了積極的信號,也預示著當前我國房地產行業正經歷重要的變革時期,同時也為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建筑業作為支撐基礎設施建設高質量發展和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的基礎性行業,同時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戶。有關專家表示,我國房地產和建筑業正走在以智能建造為建設方式、以數字化推動全面轉型、以綠色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創新發展新時代,數字技術引領建筑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
可持續發展離不開“綠色建造”,住建部新規指向建筑垃圾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這一嚴峻挑戰,近年來眾多國家在資源循環利用方面紛紛采取行動,制定并執行旨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規劃,以確保達成《巴黎協定》中規定的全球溫度控制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中國正在全力推進與“雙碳”目標相適應的基礎設施建設。
該部署旨在全面提升傳統基礎設施的效能,同時加速推進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以構建系統全面、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在這一過程中,基礎設施的綠色升級成為了一項緊迫的任務。
目前,我國固體廢物管理逐漸從末端治理轉向推進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2024年1月,住建部就行業標準《建筑垃圾就地分類及處理技術標準(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標準規定,建筑垃圾應從源頭按照工程渣土、工程泥漿、工程垃圾、拆除垃圾、裝修垃圾進行分類。在現場條件許可的前提下,鼓勵對工程垃圾、拆除垃圾、裝修垃圾進行就地處理、就地利用。不具備就地處理或利用條件時,則應轉運到建筑垃圾設施進行處理或資源化再利用。
根據新華社2021年12月9日援引住建部的數據,我國城市建筑垃圾的年產生量已經超過20億噸,這一數字約是生活垃圾產生量的8倍,占到了城市固體廢物總量的近40%。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舊城改造的深入,建筑垃圾的產生量預計將持續增長。據預測,到2035年,全國建筑廢棄物的產生量可能會達到約35億噸,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處理,建筑廢棄物將成為固體廢棄物減量化及無害化處理工作中的一大難題。
縱觀全球,一些發達國家的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率已經達到90%以上,而我國僅為5%。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基本已實現建筑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和“產業化”。具體來看,其中美國早在1980年代起便通過實施《超級基金法》,從源頭控制建筑廢棄物的產生,促進了減排和資源化利用的探索,實現了約70%的廢棄物被再生利用的成果;德國作為全球頭個大規模利用建筑廢棄物的國家,則以其高效的垃圾處理市場而著名,目前擁有200多家專門從事建筑廢棄物循環再生的企業,建筑廢棄物的回收利用率超過87%;而日本將建筑廢棄物定義為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建設副產物”,并自2019年底實現了近乎100%的資源化利用率。
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潛力巨大,多省市印發相關條例
據北京建筑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院長季節教授介紹,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已成為研究熱點,但仍急需基于建筑工程采用逆向物流、人工智能、BIM等多途徑方法交叉運用,系統研究綠色施工、綠色拆除、建筑垃圾分類處置、資源化利用、監測與精準管控等全生命周期綠色關鍵技術,并將技術嵌入整個城市治理體系,為建筑垃圾治理工作在政策、管理、技術、應用、人才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撐。
從我國當前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產業鏈來看,市場空間正逐步從上游廠商向中下游滲透。目前上游廠商包括以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建筑施工企業,以及上海山美環保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等垃圾處理設備制造企業;中游廠商包括以盈峰環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鴻翔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垃圾處理及綜合利用企業;下游廠商包括以上海青浦再生建材有限公司、青島綠帆再生建材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再生建材銷售企業。
與此同時,隨著天然砂資源的短缺和砂價的上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成為新的投資熱點,北京、河南、湖南、山東、陜西、安徽、廣東等地紛紛出臺政策,鼓勵建筑垃圾循環再利用。
上述發展空間促使我國各省市在建筑垃圾利用領域推動政策多點開花。例如,山東省濟南市圍繞執行《濟南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條例》展開行動,通過《關于促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意見》出臺具體措施,計劃分批次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確保各區建立至少1至2家大規模企業,并合理布局裝飾垃圾的中轉站和處理廠,目的是將資源化利用率提升至60%以上。
同樣,北京朝陽區也不甘落后,制定了《朝陽區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工作實施意見》,目標是在3年內通過優先使用再生建材等措施,使約200萬噸建筑垃圾實現資源化,預期資源化率達95%以上。
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更是印發了《關于浙江省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產品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旨在通過提高產品生產、質量提升及推廣應用,積極構建資源化利用產業體系,不斷提升處理水平。
“全域無廢”的浙江省,2023年度案例中鴻翔環境3項入圍
率先將“推進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寫入地方性法規,頭個開展“無廢城市”數字化改革試點,所有設區市入列國家“十四五”“無廢城市”百城建設名單,“藍色循環”塑料污染治理項目榮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杭州亞運”成功打造亞運史上首屆大型“無廢賽事”......一系列具有辨識度、引領性的重要成果背后,是浙江省在綠色建造方面富有創新的路徑探索。
2023年,為了持續擴大示范引領效應,浙江省建設廳組織開展了一項旨在促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典型案例征集活動。通過這一活動,共計挑選出44個代表性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案例,其中有一家企業同時入圍三個項目,分別是位于海寧市的“建筑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嘉善縣的“建筑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項目”,以及嘉興秀洲區的“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這家企業便是鴻翔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入圍的三個項目中,海寧市建筑垃圾特許經營項目作為國內頭個裝修垃圾資源化加工利用項目專注于裝修垃圾、拆建垃圾及園林垃圾的綜合處置。該項目具備年處理建筑廢棄物100萬噸的體量,顯示了其在垃圾處理規模和能力上的顯著優勢。榮獲了“全國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綠色建材、世界品質、浙江制造、全國循環經濟技術中心、全國工人先鋒號”等多項榮譽。不僅如此,該項目的綠色廠區更是集環保科普教育、國際高新技術交流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被譽為浙江省的生態文明教育基地。
作為一家專業性的環保科技公司,鴻翔環境長期致力于建筑垃圾資源化和城市環境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公司通過自主創新研發與技術引進,成功創建了一套建筑垃圾智慧協同處置體系,對“拆除垃圾、裝修垃圾、工程垃圾、園林垃圾、大件垃圾”實現“五位一體”綜合循環利用。工廠裝配了國內一流的建筑垃圾的破碎、分選、生產設備,采用智能分揀、自動化破碎、多級篩分,對異常復雜的建筑垃圾進行高效精準的分類。
自2014年成立以來,鴻翔環境以嘉興為中心,立足長三角,輻射全國,持續推動品牌和環保理念的發展。經過近10年深耕發展,目前公司在海寧、嘉興、嘉善、江陰等地擁有六個資源化處理基地,技術工藝水平全國領先,形成了一套可復制推廣的經驗模式,公司研發的荷蘭磚、透水磚、生態擋墻等再生產品已應用于新開京杭大運河、中石化上海基地、杭州亞運村、浙大國際校區項目等一系列國家重點工程建設,用“建筑垃圾”的第二次生命支撐了多個城市實現綠色發展。
(推廣)
來源:東方網 | 撰稿:辛文 | 責編:谷晟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