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從G20杭州峰會到杭州亞運會,西湖作為浙江杭州最具標志性的風景名勝,每每讓世界驚艷。近年來,西湖景區公安分局緊盯“山水林地茶”等生態要素,聚焦“吃住行購游”等旅游要素,深入推進西湖景區現代生態警務建設,全力守護西湖世界文化遺產地。
西湖風景名勝區黨工委委員、公安局局長杜玉泉向記者介紹說:“分局堅持以打開路、以防為基、以智為要,把生態警務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全面構建黨委領導、公安主導、部門協調、社會參與、群眾支持的生態警務共同體工作格局,打造具有西湖景區辨識度的生態警務品牌。”
嚴打生態違法犯罪
因“西湖龍井”聞名的龍井村,春日里群山青黛,茶香四溢。正值采茶季,茶農們穿梭在一排排齊整的茶園中,熙熙攘攘,如詩如畫。
但個別不法分子利欲熏心,用剝樹皮等隱蔽的方式,讓樹木慢慢死亡,通過毀林種茶來牟取利益。
西湖景區分局南山派出所聚焦龍井村西湖龍井茶核心產區的地理優勢,聯合龍井村村委會、市場監管局等力量建立西湖龍井知識產權聯合保護工作站,并成立龍井村生態警務聯勤工作站,針對龍井村內農戶毀林種茶、盜采茶葉、破壞水資源等危害生態行為開展聯合整治。
走進龍井村黨群服務中心內,一面數字大屏占據了整塊墻壁,這便是龍井村的數字駕駛艙“AI龍井”。
“整個村里的茶地養護、采茶工信息等等,在這上面點點鼠標就能查看清楚,為防止有人故意破壞樹木,我們還通過‘AI龍井’給每棵樹都建立了電子‘身份證’,實時監控樹木的生長情況。”龍井村黨總支副書記陸一驊告訴記者。
春季是茶葉采摘上市、賣價較高的季節,一些不法分子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對外銷售冒充“西湖龍井”的假茶,嚴重破壞了杭州“西湖龍井”品牌形象。4月10日,在杭州市公安局的統一部署下,西湖景區公安分局抽調154名警力,組成21個抓捕小組分赴全國三省四地行動,抓獲各類嫌疑人38人,查扣各類侵權包裝2.6萬余件、涉案外路茶葉2600余斤。
西湖景區公安分局副局長陳哲透露,以打擊生產、銷售假冒西湖龍井茶違法犯罪行為為切入點,他們依托區聯合整治專班,開展“野導”“黑車”等涉旅亂象整治270余次,當場處罰161人,對生態旅游亂象進行了全域肅清,激發了生態文旅發展新活力。
推進生態警務共治
凌晨6時的天空還沒完全放亮,西湖邊已經開始熱鬧起來。一群戴著綠色袖章,身穿熒光綠馬甲的志愿者們正在西湖的各個角落進行巡邏。
這便是西湖景區分局岳廟派出所組建的“護鴛鴦西子義警隊”。
義警隊隊長王玲今年六十多歲,一頭短發仍濃密烏黑。談到鴛鴦們,王玲的眼睛就亮起來了。她告訴記者,今年以來,西湖景區內的鴛鴦已經陸續誕生了4窩幼崽,成活率也很高。
此前,因游客過度投喂導致鴛鴦撐死,西湖鴛鴦數量逐年減少,西湖景區的生態環境也因此受到了破壞。
“為此,我們護鴛鴦西子義警隊開展日常巡防、安全勸導,向過往的游客科普愛鳥護鳥的知識。隨著人們的行為越來越文明,鴛鴦們也已經從候鳥變成留守鳥了。”王玲說。
地處杭州西湖景區西部腹地的梅家塢,是西湖龍井茶一級保護區。由于梅家塢茶園面積過大,常常出現采茶工誤采或游客盜采茶葉的行為,西湖景區分局九溪派出所也因此接到過不少報案。如今,民警們采用插牌子、拉圍繩的方式對茶地進行日常管理。
梅家塢山林眾多,春季氣溫回升較快,歷來是森林火災高發的風險期。3月,九溪派出所成立了生態護林西子義警工作站,聯動梅家塢義警聯盟、五云山戶外登山隊、錢江管理處森林消防隊等力量組建生態護林西子義警隊,參與到防火、護林工作中來。
平日里,來梅家塢徒步、爬山的游客不計其數,更是衍生出了“西湖小貓線”“玫瑰線”“愛心線”等流行徒步線路。為了能夠清楚了解這些“網紅”線路的每一個點位,每日夜里爬山成了九溪派出所副所長溫澤鋒的值班日常。
“要考慮這條路是不是很危險,這個地方要不要設立一個坐標……”溫澤鋒努力讓自己變成一張“活地圖”,以便能夠及時地對需要幫助的游客進行救援。
不斷延伸服務觸角
走進岳廟派出所的警務室,一面數字大屏占據了整塊墻面,實時監控著景區內各角落的情況,這便是西湖景區公安生態警務協同智治平臺。
五一假期間,蘇州郭女士向西湖斷橋的執勤民警求助,她與十歲的兒子走散了。接到求助后,岳廟派出所民警一方面要來男孩照片,另一方面派地面力量進行尋找,很快通過追形智能尋人系統在公共視頻發現了小男孩,并將小男孩帶回到了郭女士身邊。
在生態警務協同智治平臺上,還有一個四維地理坐標系統。在該系統首頁,西湖景區的放大版地圖上密密麻麻聚集著許多藍色和紅色的圓形圖標。
西湖景區公安分局治安大隊大隊長胡文超告訴記者,這些圓形圖標代表著山體報警桿和二維碼報警坐標,走失或者受傷的游客可以通過掃碼或者按鍵快速報警,實現報警地點的精準定位,屬地派出所便能夠實時展開救援。
在西湖,還有著一支神秘的隊伍,名叫“西湖撈哥”。這是一支由西湖景區分局的民警、輔警、西子義警、保安等組成的團隊,負責幫助游客打撈不慎掉落的物品。
一根打撈桿,從最初的磁鐵盲撈,升級為如今的可視化打撈“神器”,插上“數智化”的翅膀,越發智能便捷。
西湖水上派出所的景安警務創新工作室,幾乎沒有落腳之地,不到十平方米的小房間里,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工具、零件。一架水域AI機器人被拆開擺放在正中間,正等待著整修。
為有效破解西湖水域落水人員救援難、落水物品打撈難等難題,“西湖撈哥”團隊自主創新研發了由智能救生圈和智能打撈桿組成的水保水域救撈智能工具,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來源:法治日報 | 撰稿:通訊員 呂佳慧 | 責編:張逸彬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