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鄉村旅游提質增效,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近日印發《關于實施鄉村旅游“五創”行動助力新時代“千萬工程”建設的通知》。
《通知》明確,到2026年,基本建成鄉村旅游提質增效全國先行樣板,成為富有鮮明浙江辨識度的中國鄉村旅游勝地、國際知名鄉村旅游目的地。
鄉村旅游品質顯著提升
全省景區村建成率達65%以上,認定金3A級景區村300個,創成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80個,提升優化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精品線路100條。
鄉村旅游成為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
全省鄉村旅游收入占旅游總收入的比率達10%以上,鄉村旅游年經營總收入達750億元以上。
鄉村文化個性和鄉愁鄉韻充分彰顯
建成鄉村博物館1000家,15分鐘品質文化圈建設任務基本完成。
旅游促進鄉村共富作用穩步增強
鄉村旅游滿意率達95%以上,景區村莊對共同富裕貢獻度達30%以上。
《通知》提出要實施產品創牌行動、環境創優行動、文化創新行動等主要任務,具體一起來了解——
實施產品創牌行動
做精鄉宿
推出一批具有浙江特色的等級旅游民宿、文化主題(非遺)民宿、鄉村僑舍。加快鄉村民宿集群化發展,優化鄉村民宿布局,建設一批鄉村民宿集聚區,打造詩意棲居地。
做美鄉宴
精心策劃涵蓋浙江傳統美食、文化美食、綠色美食的特色旅游線路,串聯美食打卡點、A級旅游景區、文博場館、旅游飯店和等級民宿,全面推介系列浙江風味美食。
做豐鄉禮
常態化開展特色旅游商品評選,辦好中國義烏文化和旅游產品交易博覽會等重大展會,暢通優秀旅游商品線上、線下銷售渠道。
做特鄉趣
因地制宜利用小溪流、大竹海、古村落、海島等特色資源,開發室外滑雪、休閑捕撈、垂釣等旅游產品,提升漂流、露營、滑草滑道等大眾業態,有序鋪設鄉村花海、創意市集、自創咖啡等創意業態。
實施環境創優行動
優化空間布局
圍繞打造國際鄉村旅游目的地,堅持點線面協同發展,加快推進景區鎮、景區村2.0建設,協同建設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著力串珠成鏈,整合一批區域特色鮮明、文化底蘊厚重、鄉土氣息濃厚的鄉村,形成網紅打卡經典鄉村旅游線路,爭取納入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推進微改精提
重點推進人居環境提升,協同浙派民居特色村建設,加快鄉村有機更新。建設提升一批音樂村、繪畫村、攝影村、非遺村等藝術主題村落。
完善公共服務
推進“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建設,全面提升農村文化禮堂、文化驛站,拓展鄉村公共服務設施的旅游服務功能。
推動鄉村數字化升級,發展鄉村數字“一張圖”,高等級景區村莊實現無線網絡全覆蓋。
實施文化創新行動
加強保護傳承
實施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行動,推廣“拯救老屋行動”,加快古村落、古民居、古遺址、古井、古樹、古道等保護利用,加強二十四節氣保護利用。
加快創新轉化
打造“文藝賦美”工程鄉村版,大力推進創意下鄉、藝術下鄉、設計下鄉,積極探索“藝術家駐村”模式,推出“村晚”“村秀”“村超”“村趣”等鄉村場景。
加強鄉村文化陣地打造,提升農村文化禮堂利用率,建設文化驛站等鄉村新型文化空間,促進設計、音樂、美術、動漫、科技等融入鄉村。
推進深度融合
推動演藝演出、節慶活動等業態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開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創新開發民俗風情體驗、農耕文化體驗、非遺體驗和旅游演藝、實景演出等沉浸式、交互式體驗項目。
實施運營創效行動
增強運營效益鏈
探索鄉村旅游運營新模式,推廣臨安鄉村運營經驗,創新“整村運營”“公司+農戶”“合作社+農戶”“創客+農戶”“村集體+公司+農戶”運營組織模式,激發鄉村內生動力。
優化品牌傳播鏈
借助世界旅游聯盟優勢,推動籌建世界最佳旅游鄉村聯盟,爭取世界最佳旅游鄉村大會落戶浙江,支持辦好國際海島旅游大會等國際交流活動,提升鄉村旅游國際化水平。
探索共富價值鏈
深化山區海島縣鄉村旅游的發展,實施“萬戶農家旅游致富計劃”,協同促進紅色鄉村振興計劃,推進鄉村文旅“共富工坊”建設,因地制宜打造美麗田園、景觀農業、休閑漁業、戶外運動等新業態。
實施模式創造行動
整合主體效能
支持各地培育和引進優質鄉村旅游項目與中小微企業,推動富有個性、特色的文化企業和工作室、個體創業者發展,積極培育鄉村旅游強村公司,探索“多村合作、多業聯動、多企協同”發展路子。
整合產業效能
加快鄉村旅游政策引導、產業重構、資源整合、產品鏈接、服務共享,探索資源資產出租、入股、合作等盤活方式,形成城鄉互補、區域協作、產業繁榮的發展機制。
整合市場效能
推進文旅消費品牌創建行動,開發“全時段、全群體、全周期”的鄉村旅游新業態,優化鄉村營商環境,創新鄉村旅游市場化機制。
《通知》還提到,積極爭取土地、資金、人才、政策等全方位支持,保障試點順利進行;實施“綠色金改”行動,主動對接金融機構,因地制宜開發鄉村旅游專項金融產品;建立健全鄉村旅游提質增效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加強鄉村旅游發展統計監測。
來源:中國網 | 撰稿:浙江發布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