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統疾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為患者解決呼吸疾病帶來的痛苦,提高生活質量,是我從醫以來始終在做的一件事。”寧波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寧波市鄞州人民醫院醫共體)呼吸與危重癥學科主任醫師、科室主任彭衛東說。
從醫30余年,彭衛東秉持醫者仁心,與呼吸疾病患者“同呼吸、共命運”,無數次為病人化解危機,始終在為患者解決病痛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立志學醫 一生無悔
彭衛東出生于安徽省安慶市的一個農村家庭,“那時候,鄉村的醫療衛生條件比較差,村里人看病很難。但凡有個頭疼腦熱,都是能熬則熬。要是得了重病,條件好的會費盡周折去縣城醫院就診,沒條件的就只能聽天由命了。”談起學醫緣起,彭衛東感慨萬千。
有一年,彭衛東的妹妹得了“怪病”。“當時我妹妹才四五歲,皮膚紅腫化膿,疼痛難忍,還伴有發燒癥狀。現在看來這病應該是蜂窩性組織炎,但當時沒條件去醫院,也不知道找消炎藥,一家人真是心急如焚。”望著年幼可愛的妹妹遭受如此痛苦,彭衛東無可奈何。所幸,后來經父母多方求助,找來“土方子”,用草藥把妹妹治好了。這件事對彭衛東的觸動很大,他暗下決心要通過學醫去改變現狀。高考后他進入了醫學院,從此踏上了治病救人的道路。
從醫學院到醫院,從安徽到寧波,從醫師到專家,30余年來,彭衛東扎根于呼吸病學,潛心研究呼吸介入技術,擅長治療呼吸系統多發病及疑難雜癥,并成為浙江省變態反應學會委員、浙江省肺部腫瘤學會委員、寧波市呼吸病學會委員、寧波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等。并在完成臨床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臨床科學研究,先后參加多項省市級研究課題,目前已擁有4項國家發明專利。
“治病救人是醫生的天職,從事這個職業的確很難,但沒有什么能比守護一份健康、挽救一條生命更滿足。我想要減輕患者的痛苦,讓他們露出笑容。”彭衛東說,學醫從醫,他一生不悔。
治病救人 精益求精
從醫以來,彭衛東致力于鉆研醫術,精益求精。他研究探索介入肺臟病學技術,運用先進的呼吸介入治療手段,用更有效且直觀的方法了解患者病情,減少病患痛苦,使治療少走彎路,治愈了許多患者。
年近60歲的孫先生反復咳嗽、咳痰伴咯血1年多,久治不愈,從外地慕名前來寧波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求診。彭衛東經過診療后發現,患者既往有支氣管哮喘20多年,長期服用藥物,1年前受涼后出現咳嗽、咳痰癥狀。憑借多年臨床經驗,彭衛東認為孫先生的癥狀也許并沒有表面“那么簡單”,“當時,我和科室醫生會診后判斷,患者很有可能是患有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彭衛東介紹道,隨后通過超聲支氣管鏡等介入診治檢查,最終確診并給予對應治療,患者病情好轉。
20多歲的周先生也是反復咳嗽,并伴有呼吸困難和胸部疼痛等癥狀前來就醫。“通過常規檢查和診療判斷,患者癥狀很有可能是氣管內有異物導致。”彭衛東運用呼吸介入診治,快速定位異物,原來是一個干蝦頭卡在了呼吸道中。“要將蝦頭取出比較麻煩,蝦頭前部有長長的尖刺,稍微處理不慎極有可能對患者造成更大傷害。”彭衛東與團隊經過分析研商和評估,最終還是通過呼吸介入技術,借助專業設備剪碎尖刺,成功取出異物。
“我們科室在肺部介入診治方面進行了多年的探索,卓有成效。目前已開展的技術有經皮肺穿刺活檢等20余項。”彭衛東介紹。他所在的寧波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是國家規范化培訓基地。彭衛東多年來帶領團隊攻艱克難,深入研究呼吸介入,建立鄞州區呼吸病重點實驗室,每年獲得省部級課題支持。2013年至今,科室成功搶救多例重癥禽流感及甲流患者,得到社會好評。
堅守一線 致力為公
深入臨床,身在一線——這是彭衛東從醫30余年來不變的準則。“作為醫生,診室、病房就是我的戰場,身在一線,觀察病情、了解病人,才能更好地對癥治療,提高治愈效率。”彭衛東說,自己雖然也搞科研,但始終是一名臨床醫生。
1992年,彭衛東剛剛從醫不久,當時所在的醫院醫療條件還較差,沒有專門的監護室用來做呼吸衰竭的治療,僅在普通病房給病人上呼吸機。彭衛東白天在診室上班,晚上就到病床前守著呼吸機,常常一守一整晚。憑著敬業、細心、真誠,彭衛東和許多病患成為了朋友,也贏得了同事和領導的信任與尊重。
“我是一名致公黨黨員,致力為公這四個字于我而言就是立足本職、勤奮工作、治病救人、服務社會。”彭衛東說,醫生是崇高的職業,既然選擇做了醫生,就要保持懸壺濟世的赤子之心。
來源:國際在線 | 撰稿:呂金楚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