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第一在线影院,中文字幕人妻丝袜1页,又粗又大又黄又爽的免费视频,日本久久高清免费观看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產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網絡擦邊行為泛濫 莫讓“擦邊主播”毒害了青少年
發布時間 | 2023-03-29 09:07:26    

  ● 擦邊行為是指在直播短視頻等平臺上靠衣著暴露、行為挑逗吸引眼球的低俗行為。主播們采用這些擦邊行為以軟色情方式吸引流量,從而獲得商業利益。此類行為不僅違背公序良俗,還涉嫌低俗軟色情營銷

  ● 一些直播平臺對于擦邊行為作出了明令禁止和警告說明,但因各平臺存在不同的判斷方式和審核模式,對擦邊主播的處理方式也不盡相同,導致擦邊行為未得到合力整治

  ● 進一步完善互聯網規范和法律,同時壓實平臺責任,對網絡主播加強培訓和教育,對網民加強引導,以期形成各方合力,共同凈化網絡空間

  “感謝大哥下的訂單,那我現在就來跳一段大哥最喜歡的舞蹈!”在某短視頻平臺的售車直播間里,一位女主播身穿黑絲短裙,伴隨著音樂扭動身體。在播放拍攝汽車的視頻中,衣著性感的女主播對著鏡頭不停撒嬌,給汽車掛擋時,鏡頭聚焦了她穿黑色絲襪的大腿……

  “賣車也開始擦邊了嗎?就不能正常點嗎?”有網友在評論區中說道。

  擦邊,網絡用語,是指在直播短視頻等平臺上靠衣著暴露、行為挑逗吸引眼球的低俗行為?!斗ㄖ稳請蟆酚浾呓赵诓稍L中發現,擦邊行為在網絡上層出不窮。部分主播不僅靠發一些擦邊內容吸引眼球,甚至為了增加視頻播放量,還會特意打上“擦邊”的標簽。

  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擦邊行為不僅違背公序良俗,還涉嫌低俗軟色情營銷,污染網絡環境、毒害青少年,建議進一步完善互聯網規范和法律,同時壓實平臺責任,對網絡主播加強培訓和教育,對網民加強引導,以期形成各方合力,共同凈化網絡空間。

  從擦邊女到擦邊男

  擦邊引流令人反感

  不僅是直播帶貨,當下流行的直播PK(一種新型的直播互動方式,指兩位主播進行“連麥”相互PK,以打賞金額的高低來比較輸贏)中,也摻雜著不少擦邊行為。

  山東濟南的楊洋(化名)是一位主播,他在和一些女主播進行PK過程中,經常看到類似的場景:女主播為了贏下PK,在自己胸口和大腿上寫下打賞大哥的名字,以此吸引更多打賞。這種明顯的挑逗行為讓人難以直視。

  而在直播互動中,擦邊行為更是常見。記者瀏覽多個直播間看到,一些女主播身著深V的上衣坐在鏡頭前,直播間文字介紹稱“啤酒彈、鮮花看、墨鏡轉”,原來,只要有粉絲送一個禮物,比如“啤酒”,主播就會拉起一次文胸的肩帶……還有的直播間放著讓人聽了臉紅的音樂,被主播稱為“沉浸式體驗”。

  在網絡上,網友將有擦邊行為的女主播稱為“擦邊女”。但記者注意到,近期一些男主播、男博主也加入了擦邊的行列,將擦邊作為吸引流量的“密碼”。

  前不久,某飲料企業直播間畫風突變,從原來性感、豐滿的女主播改為穿著緊身背心和短褲的男主播,這些男主播在時下網絡流行歌曲中跳舞、秀肌肉、對著鏡頭擺Poss。此舉被網友稱為“換湯不換藥,還是擦邊那一套”。

  記者注意到,這些男主播、男博主“不約而同”地換上了灰顏色的運動褲或緊身褲,要么露著腹肌,要么頂胯跳舞。漸漸的,穿灰色褲子被打上了“擦邊男”的標簽。在某短視頻平臺上,“灰色褲子”的播放量高達1624.9萬次。

  很多博主還以“擦邊”作為自己的用戶名或文案,以期吸引更多的關注和熱度。而在這些擦邊內容的評論區里,伴有不少性暗示的留言。

  更讓人難以接受,乃至很多網友直呼辣眼睛的是——一些男主播身穿女性性感蕾絲內衣等進行直播。直播中,男主播不僅站在攝像機前展示內衣穿搭,而且還對鏡頭做出害羞、比心、原地轉圈圈、擺pose等動作。

  “這種情況真的很尷尬。”視頻下有網友評論道,“明明是女生穿的衣服,卻讓男生來進行展示,搞得我都不知道該給誰買了。”

  “這完全顛覆了我認知中男性的定義。”來自江蘇的家長王女士不無憂慮地說,有一次她看到上小學的兒子刷到這樣的短視頻,立即上前制止,她希望孩子從網上看到健康、陽光、傳播正能量的男主播,而不希望孩子被這些擦邊視頻誤導。

  來自北京的張偉(化名)手機上安裝了10余款社交App,他在日常使用過程當中,經常會刷到擦邊視頻和照片。“為什么天天給我推送這種內容?”張偉說,或許有些人喜歡擦邊行為,但相信更多人肯定是反感的,尤其是現在未成年人上網的越來越多,希望有關部門出手,凈化網絡環境。

  擦邊視頻觀感不佳

  流量收益卻很顯著

  在社交平臺上,靠打標簽來獲取熱度的作品數量龐大。記者在某短視頻平臺上搜索“擦邊”標簽發現,其播放量高達60.2億次。

  擦邊為這些視頻帶來了巨大的熱度和流量收益。而在打著“擦邊”標簽的熱度作品中,記者發現并不是所有的視頻都以低俗擦邊為主要內容。但是對比同類視頻,使用“擦邊”這一標簽的作品流量,明顯要高于不打“擦邊”標簽的視頻。

  山東煙臺的李微(化名)是一名短視頻平臺的忠實用戶。在發布視頻時,她發現視頻的流量始終有限,但如果打上“擦邊”標簽,瀏覽量明顯就上來了。

  某平臺一位入駐時間不長的男性舞蹈博主,在視頻中身穿女性衣服,跳著韓式辣舞,這種明顯的反差行為為其帶來了大量的流量收益,單條視頻播放量最高可達69.1萬次。

  而在這些視頻下面,除了有贊美博主的評論,還有大量批評、諷刺的不友好評論。有網友說:“跳舞就跳舞,為什么穿成這個樣子?”

  還有評論直言:擦邊男的泛濫,可能會導致受眾產生性懷疑和自我認知差異,使其精神和世界觀發生變形,從而造成嚴重后果。對于未成年群體來說,他們更容易受到這種行為的毒害。

  “擦邊行為是一種吸引眼球、吸引流量的手段,借此滿足觀眾的獵奇心理。”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擦邊不僅是內容傳播的問題,更是價值觀的問題。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理,就會有很多人爭相模仿。

  “繼擦邊女之后,擦邊男短視頻在網絡平臺上也熱度不減。主播們采用這些擦邊行為以軟色情方式吸引流量,從而獲得商業利益。”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律師馬麗紅說,擦邊男日漸增多,究其原因,是為了滿足部分女性消費男色的需求,本質上與娛樂圈塑造流量男明星吸引女性粉絲群體,進而收割粉絲經濟紅利是一樣的。

  國家統計局發布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互聯網上網人數為10.67億人,互聯網普及率為75.6%。“如果對擦邊行為采取過分寬容的態度,則會導致越界行為越來越多,甚至可能鼓勵更多人加入擦邊的行列,不利于樹立良好的社會風尚,維護健康清朗的網絡環境。”馬麗紅說。

  她認為,這類擦邊行為的出現,反映了互聯網短視頻時代,快餐式銷售、流量為王仍是一部分人眼中的“致富密碼”,導致短視頻參與者過度追求快速變現和短期利益,用“新”“奇”“特”的方式吸引眼球,甚至不惜在法律的邊緣試探。

  亟待壓實平臺責任

  有效治理擦邊行為

  近年來,相關部門頻頻出手整治各種網絡平臺上的軟色情信息。2021年2月,國家網信辦等七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強網絡直播規范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規定,全面清理低俗庸俗、封建迷信、打“擦邊球”等違法和不良信息。

  “目前,雖然法律上對于擦邊行為尚沒有明確的定義,但是很多相關規定已經對擦邊行為作出了限制。”朱巍說,例如《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規定,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不得制作、復制、發布含有下列內容的違法信息,其中就包括散布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應當采取措施,防范和抵制制作、復制、發布含有下列內容的不良信息:包括宣揚低俗、庸俗、媚俗內容的;可能引發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為和違反社會公德行為、誘導未成年人不良嗜好等的。

  2022年6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文化和旅游部聯合發布的《網絡主播行為規范》規定,網絡主播在提供網絡表演及視聽節目服務過程中不得出現下列行為:包括服飾妝容、語言行為、直播間布景等展現帶有性暗示、性挑逗的內容;法律法規禁止的以及其他對網絡表演、網絡視聽生態造成不良影響的行為。

  馬麗紅認為,因為文字的高度概括性以及立法的滯后性,不可能把所有現象通過立法方式囊括進來,但可以結合有關的立法原則來衡量此類行為,比如民法典所確立的“公序良俗”原則。廣告法也明確規定,廣告不得妨礙社會公共管理規范或違背社會良好風尚。發布有違公序良俗廣告的,由市場監管部門責令停止發布廣告,并對其進行罰款、吊銷營業執照等處罰。

  “有關部門可以通過個案的處理起到宣示作用,如對某類觸犯了法律的擦邊行為進行行政處罰或者司法審判,通過判例將法律原則具象化,使得社會大眾通過案例的形式對擦邊行為有更加直觀的認識。”馬麗紅說。

  記者注意到,一些直播平臺對于擦邊行為也作出了明令禁止和警告說明,但因各平臺存在不同的判斷方式和審核模式,對擦邊主播的處理方式也不盡相同,導致擦邊行為未得到合力整治。

  “一般而言,網絡信息傳播要經過發布者自審、所發布的網絡平臺審查等多道關卡。然而,這種擦邊行為卻仍然大行其道,表明這些關卡存在漏洞。不描述性行為就不算淫穢,這類色情信息都是擦著這條邊在走。”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律專家認為,色情“擦邊球”危害性不亞于被認定的淫穢內容。

  馬麗紅認為,目前短視頻平臺上一些擦邊行為,不僅違背公序良俗,還涉嫌低俗軟色情營銷?;ヂ摼W并非法外之地,網絡用戶在社交平臺上活動,既應遵循社交平臺的自治規則,更應當符合社會的公序良俗。

  她建議,網絡社交平臺注冊賬號的運營管理者,應依法、文明、規范地運營管理自己的注冊賬號,以優質信息內容吸引受眾關注和互動分享,維護賬號和本人的良好社會形象,不應采取打“擦邊球”的方式吸引網絡流量、博取關注。網絡社交平臺經營者肩負審慎地審查和判斷平臺用戶上傳信息內容的職責,對違反法律法規、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的信息內容應采取適當的管理處置措施。

  “在監管上,除了可以進一步完善互聯網規范和法律之外,還要壓實平臺責任,對網絡主播加強培訓和教育,對網民加強引導,以期形成各方合力,共同凈化網絡空間。”馬麗紅說。 

來源:法治日報    | 撰稿:    | 責編:汪杰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