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至3月13日,浙江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政策走過整整百日。
一百天里,面對新政調整的每一步,人們有理解有抱怨,有關切有悲傷,有挺身而出也有抱團互助……
疫情下的人,總能更為敏銳地感知社會脈動。時至今日,新冠的話題退出熱搜、淡出大眾視線,那些曾與疫情正面交鋒的人,都怎么樣了?
疾控專家多次強調,新冠病毒目前并沒有消失,它仍處于低水平流行中,病毒隱匿的存在,是對這百日或是三年抗疫的提示:人類的認知與科學的進步,都是在磨礪與奮進中得到。
今天,我們選擇走近5位曾經處于疫情一線的人,不是為了給過去的百日畫上句號,而是為了看向新聞的背面,更科學理性地看待疫情防控的每一步。
醫生黃立權:發熱門診之變
這些天,黃立權與兩個多月來一樣,都在發熱門診轉。
他不在里面坐診,而是經常繞著診區外圍來回走,采訪的時候他領著記者按照就診流程又走了一遍。“你看,患者按這個路線走,不用走回頭路”“這幾天甲流患者多,我們剛給等候區加了二十多張座椅,數量上增加了一倍,勉強夠用。”他步子很快,腦子轉得更快——計算著患者的就診時間。
這位浙江省中醫院錢塘院區醫務部副主任,不僅對發熱門診了如指掌,還負責整個醫院的人員安排、醫療資源的調配。
兩個多月前,各大醫院的發熱門診經受嚴峻考驗。“當時真的被罵慘了。”黃立權回憶道,人數最多的一天達到1200人,寒冬的深夜,醫院里來就診的人還在排長隊……錢塘院區附近外來人口、學生多,但是這個區塊醫院不多,當時,錢塘院區攀升的人數遠超預期。
這位醫院“管家”當時就琢磨:關鍵是要分流和增援。“于是醫院重新設計了三道分流環節,”黃立權說,第一道在醫院門口,區分普通門診和發熱門診;第二道則是在預檢分診環節,護士問詢后根據發熱的癥狀分流;最后一道則是診室的分流。
為了湊齊人手,醫院決定動用全院醫療力量。黃立權在幾個科室部門間來回跑,溝通、抽調各科室的醫務人員,建立起四道防線——針對四類不同程度的預警情況,一支42人的隊伍機動增援“急診”“發熱門診”“隔離病房”。比如,當日成人患者數量超過300人次,就會立即出動1到2名醫生。
“這些應急方案一直沿用到現在,”黃立權說,發熱門診是醫院里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現在,我們依然重視這個哨點的作用。
“疫情好比一場大考,我們現在需要訂正試卷。”黃立權總結了經驗,他們想在住院、規培、主治醫生培養上加強重癥救治能力的培訓,“‘軟件’的配套同樣重要。”他說。
黃立權還告訴記者,3月底發熱門診將原拆原建,就在這里建起1000平方米的診區。“到時候有得忙活了。”他說,語氣里,有醫生特有的冷靜,聽起來讓人放心。
急救中心張軍根:應急救援的“復盤”
雖已隔了多時,回憶起百日間曾經“陽峰”的場景,張軍根仍然需要平復一下情緒。“艱難。”他停頓片刻,終于在腦海里檢索到比喻——“你看過電影上甘嶺嗎?就是那種感覺。”
這位杭州市急救中心總支書記、主任的描述并不夸張。去年12月中旬,負責杭州市急救資源調度的急救中心進入了日夜不休的應急狀態:接警電話量、出車量直線上升,工作人員拼盡全力,但電話仍是越來越多;當班救護車從32輛增加到95輛,500多名一線人員在杭州城里“連軸轉”;工作人員接二連三病了,只要身體沒有透支,都還在出車救援……
重壓之下,有30多年一線經驗,經歷過非典、禽流感、埃博拉病毒等的張軍根,在面對前來采訪的媒體時,落淚了。回憶起那一次的情緒失控,他十分坦誠:“為了挽救生命,大家承擔的壓力,遠遠超出常人的想象。”
杭州市120急救中心曾經面對的艱難,讓人們開始反思,城市應急救援面臨的短板。
救護車響應如何更快?120電話怎么才能不排隊?百姓的訴求,正是急救中心不斷“復盤”的主題。
比如,在疫情到來之前,杭州主城區只有急救中心一個專用的人員車輛洗消中心,而傳染病患者轉運人員車輛的洗消,又是必須的。所以急救車無論出任務到哪里,都只能回到唯一的洗消中心,降低了轉運效率。
再比如,平日很少受到關注的院前急救人員,整體數量不足,疫情來了大家體會到“人到用時方恨少”。“可是專業人才的短板,并不可能在疫情到來時,立馬補齊。”張軍根說。
一百天里,張軍根多次在內部會議、交流座談中提及這些短板,他常常說——一座城市需要一張足夠靈活的救援網絡,城市應急資源、調度機制決定了網絡的松與緊,網絡韌性越大,就越安全。
顯然,現實的難題,并不可能一蹴而就解決。但一些微小的變化正在發生。在杭州市,多個洗消中心正在加緊建設;采訪結束前,記者看到,急救中心的調度大廳即將搬到更為寬敞的空間,坐席的增加,能夠適度緩解120電話的壓力;“陽峰”時期120人手緊缺,杭州市首次聯動公交集團、安保集團等力量支援,解決了燃眉之急。有了這次試水后,急救中心也在探索多部門、多系統的應急資源聯動。
張軍根告訴記者,過去的百日,“就像一個參照系,對照它,我們必須更清楚下一步怎么走。”
公衛專家張作風:來自大洋彼岸的建議
和張作風教授跨洋連線都是在深夜。
洛杉磯當地時間1月3日晚十一點半,記者第一次撥通張作風的電話。當時,關于新型毒株XBB的各種說法充斥于網絡。長達一個小時的通話里,他以“過來人”的視角告訴大家:“目前沒有跡象表明,XBB會導致更嚴重的疾病。”
3月7日晚上,九點剛結束學術報告,張作風按約準時回撥記者,聲音有些沙啞。
張作風現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系系主任,身在大洋彼岸的他,依然密切關注國內的疫情變化。
“論規模和速度,新冠病毒的傳播,在流行病學史上是沒有先例的。”第二次跨洋連線里,張作風依然這樣強調,面對病毒,不用過分焦慮。“陽峰”之后,人們能夠通過感染構建起對病毒的免疫屏障,萬一再次感染,癥狀也會輕,病死率也會低很多。而通過疫情,人們可以增強對病毒的科學認識,找到一個合適的心理尺度。
“經過三年多的全球大流行,我們對新冠已經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已經有有效、安全的疫苗來預防重癥和死亡,也有了應對輕型和中重型的治療藥物和手段。”張作風說,“我們現在要思考的是,如何不斷降低病毒的危險性。”
上一輪的疫情高峰,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被忽視的公共衛生問題。因此,比起給未來下結論,張作風更想探討一些眼前能做的事。
在他看來,眼下是一段重要的窗口期。
“最重要的是優先發展疫苗和藥物硏發。”張作風說,加大力度建設疫苗和藥物臨床試驗的科研醫療隊伍、平臺,讓這些新型疫苗和藥物更快速進入臨床試驗、應用于人群。另一方面,加強全民保健網絡和家庭醫生系統,補足重癥資源。他直言,雖然,目前國內各類危重癥床位數有所擴展,但重癥高峰來臨的時候,仍然會出現短缺。
另外,他特別提到監測預警能力的提升。通過血清流行病學方法對過去的感染率進行科學分析,幫助研判準確的免疫水平。“我們都很期待更精細、公開的數據來幫助我們了解這位‘對手’。”他說。
采訪中,這位致力于公共衛生領域數十年的專家,多次向記者提及人類對抗傳染病的歷史。“無論是遙遠的天花、黑死病、霍亂,還是親身經歷的非典、新冠,我們雖然走到了物種的最頂端,但病毒比人類的存在更古老。”他說,新型冠狀病毒不是人類第一次遇到的高傳染性、高隱蔽性病毒,也不會是最后一次。
張作風告訴記者,或許可以把曾經經歷的“陽峰”看作一次“成長的陣痛”,疾病改變歷史,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公共衛生系統的進步,增強人們對病毒的科學認識。歷史也在改變疾病,不是嗎?
科研者王廷亮:國產口服藥研發加速
因為疫情,人們對于新冠藥物的期待也達到了頂峰。
在過去的一百天里,總有各種各樣的人“追著”王廷亮問:“你們研發的口服藥,怎么樣了?”采訪時,甚至還沒等記者開口,這位西湖大學成果轉化負責人就首先透露了藥物的最新信息——
近日,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西湖實驗室主任于洪濤帶領攻關團隊研發的抗新冠病毒口服藥WPV01(艾普司韋)完成了最后一組爬坡測試,這意味著,藥物已經順利通過臨床安全性試驗。
去年9月,艾普司韋獲批臨床試驗的新聞曾受到外界廣泛關注。但在公眾眼里,這盒神秘的原創國產藥就此“離開”了人們的視線,即便在“陽峰”之時,它也顯得過于“低調”。
但身為科研團隊主要成員之一的王廷亮并不這么看。“我們一直沒有停下,甚至整個團隊更緊鑼密鼓地推動臨床工作。”他的眼神里,流露出幾分科學家的自信。當前數據已表明艾普司韋安全性高,可顯著抑制病毒從而緩解新冠各類癥狀。
過去一百天里,疫情曲線突然急劇上升,又似乎無聲無息地消失;而王廷亮和同事們更為關注的是另一條曲線:原創藥物臨床安全性及有效性實驗。
“我們首先開展的是安全性研究,十余組上百人次健康的受試者,藥劑量一點一點加大,就像一個爬坡的過程,小心翼翼地監測藥物的各項數據。”王廷亮說,這是所有藥物獲批使用前必須經受的考驗,只有過了這道關,才能證明藥品在人體內的安全可靠。
“藥物研發,安全大過天,是一切的前提。”王廷亮反復強調著這句話,不下五次。也就是說,備受矚目的艾普司韋,正在度過“安全關”。
如果說藥品I期臨床試驗測試的是安全性,那么正在開展的雙盲II期臨床試驗,以及緊接著擴大規模的感染病毒受試者III期臨床試驗,則是在過“有效關”。
也有人不理解,等臨床試驗完成了,新冠也許不再大流行,口服藥還有價值嗎?
“當然有。”王廷亮毫不猶豫。他用通俗而不失邏輯的語言,闡釋著科學道理。新冠病毒依然是這個地球上的“新事物”,科學界對它的機理和毒害等問題仍在研究,尚未完全認知。更何況,新冠病毒并沒有消失。通常,對新發病毒傳染病而言,有效的疫苗是最好的預防對抗手段。然而,現有的疫苗顯然沒有“跑贏”快速變異的新冠病毒。
“抵御這類傳染病,我們要為對抗病毒提供更多更好的解決方案。”他說,艾普司韋研發的突破口,源于科學家們牢牢“抓住”了新冠病毒的3CLpro核心蛋白酶。過去幾年,新冠病毒變異萬千,但是這個蛋白酶卻始終不變,只要抑制了它,就有可能“擊敗”病毒。
所以,即便病毒暫時消失在公眾的視線里,社會生活也在慢慢回歸正常,但這支藥物研發團隊卻越來越“起勁”。“我們親手完成了藥物研發的每一步,這是屬于中國人自己真正意義的原創新藥。”王廷亮說。
百歲老人李愛華:又見窗外的早櫻
醫生、急救人員、公衛專家、科研人員……他們的理性與責任感,讓我們在疫情下遭遇重創的老人面前,有了更大的信心。
對于102歲的李愛華來說,過去的這個冬天有些漫長。
她的記憶鮮亮的部分,從1月21日,大年三十的早上開始——百歲老人李愛華“跑贏了”新冠,順利出院,然后過了一個溫暖的年。
“回家后,奶奶心情明顯放松了很多,”老人的孫子滕峰說,醫生提醒我們,治療消耗大,要注意多給她補充營養。肉眼可見地,奶奶一天天地好起來。
她看起了以前愛看的抗戰劇,前幾天甚至爬起了樓梯。
和記者見面時,李奶奶正坐在藤椅上曬太陽。她時不時看向窗外——小區里幾樹早櫻已開出零星的花,她呼吸順暢。
“(2022年)12月31日下午,到達急診時,氧飽和度只有80多,醫生檢查后發現肺部感染很嚴重。”滕峰回憶起那天的情景還有些心驚。
彼時,李奶奶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的ICU里住了一個星期,這里住著很多位與她一樣跟新冠“過招”的老人。
防護意識薄弱、大多有基礎疾病、免疫力相對較低、“沉默型缺氧”隱蔽又兇險……在新冠面前,老年人成了需要重點保護的“脆弱群體”。
入院幾天后,李奶奶出現嚴重的呼吸衰竭。畢竟是百歲高齡,到底要不要“插管”?家人對此有顧慮。
“精準的容量管理很關鍵”,浙大二院麻醉手術部林金萍醫生告訴記者,醫生們對呼吸機參數的調整非常謹慎細致,因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發一系列并發癥。
浙大二院綜合ICU病區的黃曼主任,結合李奶奶的情況,帶著團隊為她制定了整體的治療方案,直到她的氧飽和度指標逐步恢復,身體狀況好轉,開始清醒。
“對高齡的重癥患者,年齡并不是絕對禁忌。”林金萍對新冠有了更多認識,上了年紀的老人如果平時身體還不錯,沒有嚴重復雜的基礎疾病,插管后有很大機會康復。
事實上,李奶奶也如愿康復回家,成就了他們一家人幸福的時刻。
在2023年的春風里,回顧過去的三個月,我們可以看到疫情下社會機體那么緊密的關聯。他們以前看起來并沒有交集,但我們知道,人與人之間,因為那些責任、那些努力、那些不棄,又是如此之近。
來源:潮新聞 | 撰稿:陳寧 見習記者 林曉暉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