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已經過去,春節亦臨近,多地早早出臺了“穩崗留工”政策,促進“員工留住、就業穩住、生產持續”。
上海較早發布相關政策,2022年12月24日發布了十條政策措施,其中給予電商平臺和郵政快遞企業一線人員發放補貼的措施引發眾多關注。
其后,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新疆等省份的多個重要城市也陸續出臺了多種“穩崗留工”政策,投入“真金白銀”的補貼和暖意洋洋的扶持政策,鼓勵大家加快返崗復工,并且在工作的本地度過春節。
“穩崗”補貼投入真金白銀
上海發布的“穩崗”政策提出,將階段性發放穩崗補貼。鼓勵電商平臺和郵政快遞企業持續提供快遞、外賣服務,2022年12月25日至2023年1月27日期間,對重點監測的電商平臺和郵政快遞企業,給予上崗工作的一線人員每人每天60元補貼;特別的,對元旦期間和春節期間上崗工作的一線人員,給予每人每天150元補貼。鼓勵重點工程建設施工項目不停工、少停工,在補貼期間,當日實際上崗人數達到2022年11月末實際上崗人數80%以上的重點工程建設施工項目,給予上崗工作的一線人員每人每天100元補貼。補貼經費由市、區兩級財政共同保障。
南京出臺的春節留工穩崗11條措施則提出,南京市將對租賃使用國有產權房屋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給予春節當月租金減半優惠;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落實社保費緩繳、社保補貼、培訓補貼等穩就業政策。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企業,按規定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等支持政策。鼓勵企業通過發放留崗紅包、過年禮包等方式,引導外地員工就地過年。對春節期間留工保供、項目連續施工的企業,按實際留寧過年外地參保(或戶籍)員工每人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留工補助。
蘇州“穩崗十條”則鼓勵各地按照生產經營實際需要,采取發放“留崗紅包”、改善就餐條件、就近安排文娛活動等措施,以崗留工、以薪留工。春節期間(1月21日至1月27日),重點企業安排非蘇州戶籍職工在蘇過節的,蘇州將按不低于每人500元的標準給予企業慰問補貼。1至2月份企業吸納首次來蘇就業的非蘇州戶籍人員,且與其簽訂1年及以上勞動合同并連續參加社會保險3個月及以上的,蘇州將按不低于每人500元的標準給予企業來蘇就業補貼。對符合相關要求的外賣快遞配送平臺,達到相應配送單量要求的在崗一線從業人員每人每天補貼50元。
浙江溫州鼓勵企業通過發放留崗紅包、過年禮包、改善工作和生活條件等方式,吸引外地員工就地過年。對春節期間留工的外地員工人數30人以上的企業,按外地參保員工(外地以身份證前4位為準,2023年1月和2月參加職工養老保險)每人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留工補助。留溫時間以2023年1月6日至2月5日未離開溫州市為準。
在福建泉州,除發放一次性穩就業獎補,當地對經當地工信部門認定,采取措施穩定職工隊伍、2023年春節當月保持連續生產的重點企業(規上工業企業),以2023年1月份該企業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為基數,按1000元/人的標準進行獎補,每家企業獎補金額最高不超過15萬元。“兩節”期間按每戶1000元標準,安排慰問“苦、臟、累、險”崗位職工、節假日堅守一線崗位職工、新就業形態職工及因疫致困職工等群體。鼓勵非泉州籍職工的父母來泉團圓過年,對父母來泉團圓過年的部分一線職工家庭按每戶1000元標準開展關愛慰問活動。
在新疆烏魯木齊,當地提出,對此前受疫情影響無法正常生產經營7日以上的企業,按照每名參保職工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截至2023年1月1日,當地已基本完成發放工作,對69928家單位共發放2.79億元。
公共交通免費使用,景區免費開放
除了發放補貼,許多地方還提供了免費的公共設施、交通讓留守過年的員工有更多的幸福感,在一些知名的旅游城市,還推出了“景區免費”的措施吸引大家留下來歡度新年。
蘇州推出系列暖心活動包括,除了各地工會通過“蘇工惠”等線上服務平臺發放新年禮包,春節期間,蘇州國有景區將實行免費開放,市民可免費乘坐公交、軌道交通。蘇州還組織非遺項目傳承保護單位、非遺項目傳承人開展“非一般的兔年”系列活動,推出非遺送福袋、非遺技藝體驗、非遺講座等活動,開展猜燈謎、扎蘇燈等民俗體驗活動,全市公共文化場所也將照常開放,并舉辦具有“江南文化”特色的展覽、論壇、講座等。
在江西廬山市,當地鼓勵企業和各級工會組織采取多種形式關心關愛在廬外來務工人員,引導廬山市規上(限上、重點項目)企業外來務工人員領取旅游消費券、春節期間(2023年1月21日—1月27日)免門票游廬山。
南京市也提出,將通過多種方式組織豐富多彩的假期活動,讓留寧人員子女度過開心充實的寒假。開展“南京國際消費節·冬日暖心”系列文化旅游服務活動,鼓勵各景區、場館、場所向留寧人員免費開放。
在無錫,春節假期期間,市、區屬國有景區對在錫就地過節企業職工和勞務務工人員免費開放。鼓勵電信、移動、聯通運營商為留錫人員提供流量禮包等服務。春節期間,發放“公交券”“地鐵券”,讓外地留錫職工可免費乘坐公交、軌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工具。
來源:澎湃新聞 | 撰稿:呂新文 | 責編:汪杰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