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作為世界上最動聽的語言和全人類共同語言,在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間架起了溝通橋梁。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幼兒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促使鋼琴教育成為不少家庭的熱門選項,越是發達的國家與地區接受鋼琴教育的兒童就越多。鋼琴教育的種種意義,使其得到社會的肯定與普及,足以證實鋼琴給我們所帶來的一切正面影響。
1983年,葉琳生于杭州。3歲開始接受系統的鋼琴音樂教育,幼年時期跟隨杭州鋼琴家協會會長丁蘭韌教授習琴,少年時期就讀于浙江藝術學校,隨上海音樂學院陳彥新教授學習,后師從國際鋼琴大師、鋼琴教育家,上海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周薇教授研習鋼琴教學法,傳承周薇教授的“俄羅斯奧林匹克”鋼琴教學法并深入演變為更適合兒童的“音術”鋼琴教學法。為社會培養出大批鋼琴專業人才與優秀的音樂藝術人才。
“音術”教學法不僅限于演奏技法,它從各個方面給予學生靈活易懂的認知途徑,引導學生全方位快速構建鋼琴學習的扎實功底。
從容易引起手部僵硬緊繃的傳統手法“高抬指”,進化到全松的“全貼鍵”操作手法。運用手指、手掌、手腕、手肘乃至身體的各個關節協調配合,利用人體工學,力學和物理學相結合,形成符合骨骼結構的腕部360º球形運轉,輕松帶動手指跑動與發音,使學生在速度、音質、持久性、音量均衡等各方面實現短時間內的快速提升。另外,將作品中的音樂性質,速度要求及音量要求“三位一體”,做各類型細微觸鍵調整,使學生在鋼琴彈奏時做到出音的精準到位。
用“多點結合”金字塔式的教學法,將樂理知識由簡及深的植入,快速全面的滲透理論的同時,逐步矯正學生啟蒙時對樂理的多類重大誤區。順帶結合初步和聲學,讓學生提高對各類作品形成的判斷,在懂得作品組成結構的同時,順理成章的具備即興伴奏功能以及初步作曲功能,在遇到喜歡的旋律時可立刻結合伴奏呈現在鋼琴上。
創新的“熱帶魚”簡易識譜表,加上快速認知音符的“間→間/線→線”跳進認知方式,使學生識譜速度倍速提高。再延展至視奏訓練,開發“眼比手快”的識譜方式,提前快速預覽樂譜中的音符、節奏、音量與指法。引導學生“上下同看”,最終達到看到即演奏的快速識譜功能。
為改變學生在演奏過程中身體以僵硬刻意的方式配合音樂,而更新成的一套自帶音樂情感的“身體呼吸”訓練。猶如演唱或是朗誦時的氣息。如用“你好嗎?”舉例:當一句樂句的起始使用主語語氣“你”時,身體跟隨手部落鍵彎腰做下沉語氣力量偏重,類似吐氣;當過渡到“好”字的平緩語調時身體會隨手部操作慢慢后退;到語氣用詞“嗎”時,身體則隨手腕帶起挺胸向前,類似吸氣。學生在簡潔易懂的操作手法下迅速掌握身體與作品融為一體的高配合度。
很多學生在不明確古典鋼琴音樂時期風格背景的情況下,盲目彈奏樂曲導致表達失誤。引導學生以“故事串聯”的形式了解西方音樂史,深入剖析巴洛克時期、古典時期、浪漫主義時期、近現代主義時期的不同風格以及作曲家的不同背景,再聯系學生彈奏的作品,讓作品演繹更加準確生動,還原作曲家的原意。
鋼琴學習不是枯燥無味的,它充滿著挑戰、樂趣和分享;演奏技術不是單一木訥的,它滲透著多方面多元化的綜合素材。愉悅且積極的氛圍環境中,學生們對于鋼琴的概念,在比賽拿獎和屢屢的音樂會之上,有更為重要的意義。然而,“鋼琴老師” 這個職業最為體現的是教育家們的人格魅力,對于鋼琴教學,葉琳希望這是一門集技術技巧、音樂理論、音樂常識、心理培養和音樂感覺五位一體的專業亦或者是興趣愛好。
葉琳作為國際青少年鋼琴家比賽、肖邦國際青少年公開賽、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學院附屬音樂學校公開選拔賽等各大比賽評委,還經?;钴S于各類社會音樂公益活動中,為音樂普及教育作出不可或缺的重要貢獻。用葉老師常說的一句話來說:“希望把更先進的鋼琴教學法帶給每個喜愛鋼琴的孩子,讓所有愛鋼琴的孩子都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讓鋼琴音樂成為聯通世界的語言!”
來源:中國網 | 撰稿:辛文 | 責編:李斌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