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主持召開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這是總書記時隔三年再次就這一重大戰略專門召開座談會。
同一時間同頻共振,數百公里外的浙江麗水,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第二十二次全體會議召開,長三角41座城市的市長們相約一起,共謀長三角未來。
今年正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提出并實施五周年。關鍵節點上,41座城市商量了些啥?
當天麗水的會議上,一場市長圓桌論壇精彩紛呈,來自上海市青浦區、常州市、湖州市、麗水市、黃山市等5個城市的市長們,作了分享交流。
減法
也許是徜徉秀山麗水的緣故,市長們興致高昂地談到了生態環保,談到了各自的生態減負法。
北靠長江,南瀕太湖,常州的減法力度格外大。常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黃澍,報出了一串具體數字:25.8公里沿江范圍內,清退搬轉企業48家,騰出空間建成了3000多畝的綠地公園;太湖綜合治理已經投入了2000多億元,接下來還有200多個項目共計400多億元的投資將陸續實施。
而在青浦區,圍繞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下,兩輪工業園區揮發物整治后,排放物下降40%。“7條生態廊道”“一批口袋公園、鄉村公園”“市民人均綠地占有面積10.5平方米”,青浦區副區長張彥也有一本數字賬。
“以國家公園創建為引領、山水工程創建為引領、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麗水市委常委、副市長毛建國分享麗水近年來的生態環境保護經驗。當下,素有“中國生態第一市”的麗水,“生態顏值”持續在線,百里甌江穿城而過,數字化生態監測網絡全覆蓋,一幅“麗水山居圖”徐徐展開。
可長三角一體化,各美其美之外,還要美美與共。正如30日座談會上,總書記就強調,要加強三省一市生態保護紅線無縫銜接。
這一點,湖州市副市長鄭新友一下打開了話匣子,分享了湖州在城市交界處做好生態環境治理的經驗。以往,城市交界處往往意味著沒人管、無人區。
2021年,湖州率先推出長三角跨省生態聯勤警務站,打破省界管轄盲區。“變原來的你退一尺我也退一尺,為我往前推一尺你也向前推一尺。如今,湖州交界處環境和市內其他地方一樣好。”鄭新友說。
深深共鳴,黃山市副市長王恒來也分享了黃山做法。地處新安江上游,這些年,黃山在轄區內新安江242公里范圍內關停并轉了330家企業,投入200多億元在交界處設置了369個生態補償項目。
同時,黃山在全域9675平方公里范圍內實施垃圾收集治理、污水治理,不讓垃圾、污水流向新安江。如今,黃山市407個“生態美”超市,居民可用垃圾兌換生活日用品。
涌金君深深感受到,鄭新友說的“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正從湖州人的共識,變成長三角人的共識。
加法
綠色發展,既要綠色,也要發展,更要在發展中守護綠水青山。正如此次上海座談會上,總書記強調的“四個統籌”中,就提到了統籌生態環保和經濟發展。
為生態減負,為發展加油,長三角市長們的加法題,又是如何破題的呢?
其一,瞄準新興賽道。
大數據、大健康、大商貿3個千億級產業,青浦產業轉型的路徑十分清晰。青浦區副區長張彥特別提到了華為地區總部落戶青浦,對于當地產業的帶動作用十分明顯。
涌金君了解到,目前華為青浦研發中心園區內的100余棟建筑目前已經全部封頂,并正在進行機電設備安裝等工序。這座總投資超百億元、占地2400畝的研發中心,是華為在全球范圍內最大的研發中心,預計將于2024年6月投入使用,將陸續吸引約3.5萬名華為研發人才。
無怪乎,張彥提到這個項目,樂得合不攏嘴。
同樣樂呵的,還有常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黃澍。“常州有兩部新能源汽車,一個理想,一個比亞迪,今年1-10月‘兩部車’產值突破千億元。”他說。
2023年初,常州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能源之都建設推進大會,常州市委主要負責人曾表示:“今年,常州將滿懷豪情邁進GDP萬億之城,GDP萬億絕非終點而是新的起點。”
涌金君查了查,今年1-10月常州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1%,高于江蘇省平均4.0個百分點,增幅連續7個月位列蘇南第一;其中,10月當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8%,增速位列全省第一。
常州正緊緊圍繞新能源產業跨越式奔跑。勢頭如此迅猛,常州戴上“萬億之城”的桂冠,已不是什么懸念了。
布局新賽道,后發地區也不甘落后。舉全市之力,麗水在經開區布局半導體產業,用4年時間從無到有,將半導體產業培育成為麗水主導產業。
其二,發揮生態優勢。
不同于青浦、常州優越的地理位置、厚實的工業基礎,浙江的湖州、麗水和安徽的黃山,同樣找到了突圍路徑。比如,好山好水的麗水和黃山,紛紛瞄準了“水”文章。
一瓶水,是麗水市委常委、副市長毛建國分享的麗水“點綠成金”的三個小故事之一。本次會議,每位嘉賓面前都有一瓶“麗水山泉”,水源地在千米海拔的高山地區,也是今年亞運會的國宴用水,是麗水變生態優勢為經濟優勢的具體成果。接下來,還將做高端飲料、醫用護膚水。
“農夫山泉已經到黃山落地了,有望明年6月投產。”黃山市副市長王恒來透露。
太湖邊的湖州,也生長出了新的綠色產業,2020年湖州推出“五谷豐登”計劃,鄭新友表示,湖州正在謀劃實施“七谷豐登”。依托當地秀美的自然環境,湖州吸引了科研院所、國家實驗室來湖州投資,高端人口也聚集而來,包括院士、博士和數字游民。借用唐代詩人張志和著名詩句“西塞山前白鷺飛”,鄭新友笑說“莫干山下院士飛”。
來源:潮新聞 | 撰稿:夏丹 暴妮妮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