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英與“七把傘” 記者 包勇 攝
“時代已經變啦,我們在這里足不出戶賣產品,消費者在幾萬公里之外足不出戶買產品,消費無時無刻都在,都說種地不離田頭,看店不離店鋪,春假不打烊。”
2月1日,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初見浙江星寶傘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吉英,一身黑色大衣,胸前別著中國國粹京劇頭飾胸針,披肩的短發,說話慢條斯理,笑容總是掛在臉上,顯得親切又干練。
年底,正是盤點過去一年收獲的時候,張吉英也一樣,看著每月報表,2023年賣出了三百多萬把傘,營業額同比實現了兩位數增長率。
“老板,我們來看看傘,作為活動的伴手禮。”張吉英還未來得及再次核對報表,店內就走進來一批客人。放下手中的筆,張吉英起身相迎,為顧客介紹起了各類傘的款式。
“這傘面的人怎么那么像你?”寧波榮嘉包裝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生盯著一把傘疑惑地問。“眼力真好,我這發型20多年沒有變化過。”張吉英大方承認,這套傘一共七把,每一把都有一個故事。
“說來聽聽。”這下,大伙的“胃口”都被吊了起來。
“這第一把傘,傘面是我的父親,在我小時候很少見到他,他是一位修傘師傅,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父親挑著貨郎擔,在全國各地修雨傘,一去就是三五個月,幾乎跑遍了大半個中國。”
“噢,就是那個‘雞毛換糖’的年代,年輕人可能不知道,在我小時候,爺爺奶奶都會把家里雞毛、鵝毛留下來,等人上門來回收。”一位年紀稍長的顧客對身邊的年輕人說,“對了,還有長頭發”。
“第二把傘,傘面記錄了我人生的第一單生意。”張吉英回憶道,1997年,25歲的她來到義烏,成為第一批做外貿生意的經營戶。
“那時候市場里的攤位緊挨著攤位,桌上貨品被堆得很高,大家搬來板凳,踮起腳尖做生意。看到有顧客,大家眼里放光。”張吉英笑著說,每個攤位只有一米寬,生怕顧客一步就跨過去了。
張吉英第一位顧客來自巴基斯坦,名叫達烏,兩人通過計算器討價還價完成8萬元的交易。發現自己語言交流不通的短板,當晚張吉英就報了英語和阿拉伯語培訓班。
張吉英的生動描述,引來現場一陣大笑,有人打趣地說道:“白天做外貿,晚上學外語,這不就是《繁花》里的汪小姐嘛。”
市場的繁華還在延續。談笑間,張吉英拿出第三把傘。“傘面中的我不是重點,重點是地球背景,我們的品牌走向了國際,銷往西班牙、波蘭、迪拜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時候,出現了多功能傘,后來又有了碳纖維傘。”
張生接過話茬說,“這事我知道,原本義烏的商品賣到國外,是通過寧波海運的,義新歐班列開通之后,時間從原來的60多天縮短到20天左右,買賣雙方的成本都縮減了。”
“各國的人都喜歡買什么款式的雨傘?”來自嘉興的顧客鄧發立好奇地提問。
“俄羅斯喜歡傘面大,顏色亮麗的;歐洲喜歡紳士款,顏色以素色為主的,比如說藏青、酒紅等顏;亞洲喜歡輕巧的,像100克重的傘最受歡迎。”張吉英對答如流。
隨著時代變化,移動支付便捷,網購興起,第四把傘的傘面出現了張吉英的女兒。“我們也需要年輕人的智慧,線上線下一起賣,我們還在10個平臺直播賣貨,一場能賣出一萬元多呢。”
“這趟來義烏,要不我們多看看不同類型的產品,回去也試試直播帶貨?”一位客人輕聲問身邊同事。“我們沒有工廠,做不了直銷,價格沒優勢啊。”同事回應道。
第五把傘,更像是張吉英對自己20多年的一次總結,傘面是媒體采訪的場景。“從1米柜臺到現在擁有樓上樓下8個店面,每一步都抓住了時代的機遇。”
對于這番話,大家都忍不住贊嘆起眼前這位1.6米個頭的張吉英,驚嘆于她敏銳的市場嗅覺和勇于開拓的魄力。
“第六把傘,是父親、我和女兒,三代人做好一把傘,把中國元素植入傘中,傳播中國文化。”張吉英說,第七把傘是關于團隊,每一把從設計、研發、生產到客戶手中,離不開團隊的每個人。
聽完這段精彩的故事,有人忍不住發問,未來還會有第八把,第九把傘嗎?
“當然會有,前段時間我錄了一段中文視頻,通過AI技術就可以轉換成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等36種語言,為未來開拓更大國際市場有了無限可能性。”張吉英說,“我也很期待第八把傘。”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記者 包勇 | 責編:張曉欣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