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重陽,縉云鼎湖峰,人們在此祭祀軒轅黃帝。
自恢復祭祀典禮以來,祝麗就在這片景區服務,20多年了。如今,每天9點50分,她參與組織的《軒轅贊》按時在黃帝祠宇前上演,向遠方的客人講述縉云和黃帝的淵源。
傳說,縉云是黃帝的名號,由此看,縉云氏族可謂黃帝的“直系血脈”。更讓后人津津樂道的記載,要數司馬遷《史記》中的一段話。“黃帝采首山銅,鑄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故后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
縉云祭祀軒轅黃帝,成為了千年賡續的文化傳承。目前,浙江縉云正式與陜西黃陵、河南新鄭形成了“三地共祭”的全國祭祀黃帝格局。
(癸卯(2023)年清明浙江縉云海峽兩岸共祭軒轅黃帝大典現場。共享聯盟縉云站 周勰 樊建新 攝)
一
1998年,縉云政府的一支考察團去到了陜西黃陵。考察團成員之一的項一中清晰地記得,考察團帶去的一份禮物,讓當地主人大吃一驚。
這份禮物,就是李陽冰所書石碑的拓片,碑上篆書“黃帝祠宇”四字。
縉云人都很熟悉, 李陽冰是小篆書法家,更在唐朝時擔任過一任縉云縣令。他所寫的這四個字如今重新鐫刻在石碑上,豎立在祭祀大院入門處。
(李陽冰《黃帝祠宇碑》。圖片來自網絡。)
陽冰石碑訴說著黃帝祠宇一段興盛的過往——唐天寶七年,唐玄宗因縉云山出現“鸞鶴飛舞”“彩云仙樂”以及“山呼萬歲”祥瑞之兆而賜封“仙都山”,并敕改縉云堂為“黃帝祠宇”。
到了宋元時期,“黃帝祠宇”改名為“玉虛宮”,當地的祭祀活動可謂登峰造極,由朝廷直接任命的主管“玉虛宮”的道士,被封為“五品”官銜,直到清朝末年,它才毀于戰火。
迄今,許多人都不敢相信,在遠離中原的江南,竟有著這樣深厚、悠遠的祭拜黃帝的傳統。
1977級杭州大學歷史系畢業的項一中,在此后的30多年里,和許多縉云的地方文化學者如王達欽等,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一直致力于挖掘和梳理當地的黃帝文化。
“黃帝在縉云,可謂‘古籍有記,石刻有字,流傳有緒,史脈清晰’。”項一中說,“歷史研究梳理出的完整、翔實的史料,也是‘縉云軒轅祭典’在2011年得以被列入國家級非遺的關鍵。”
這不僅僅是一種古代儀式的恢復,更是一種對歷史的敬重,一次對文化的尋根。
“禮有五經,莫重于祭”,中國人自古以來非常重視祭祀活動。那么,先人在祭祀什么?《禮記·祭法》中列舉了幾類祭祀對象:民所瞻仰者,如日夜輪轉,普照大地的日月星辰;民所取材用者,如山川、森林、河流、土地等自然事物;有功烈于民者,如那些能御大災、能捍大患,為國家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
其中,“祭祖”有著頗為特殊的地位和含義。
軒轅黃帝是華夏各民族的先祖,歷朝歷代,都把對軒轅黃帝的祭祀當作頭等大事,它表達的不僅僅是對“人文初祖”的尊崇與歸順,更以此彰顯了祖脈的悠長和對國家統一、社會穩定的渴望。
一個細節很有意思。縉云黃帝祠宇內黃帝像的高度正是12.5米。當時,中國總人口是12.5億人。12.5米的高度,寄托著全體中國人的民族向心力。
1998年,縉云的黃帝祠宇重建落成,恢復祭祀典禮。
2021年,仙都黃帝祭典成為浙江唯一由省政府主辦的祭祀類活動,與陜西黃陵、河南新鄭形成了三地共祭的全國祭祀黃帝格局。
二
七年前,臺胞顏峻瑜第一次受邀來仙都參加祭祀軒轅黃帝大典。通往黃帝祠宇的一路上,他都看到鄉親尋根問祖的印記。
黃帝祠宇內高12.5米的香樟木黃帝塑像,為1998年旅臺同鄉會和臺屬聯誼會籌資47萬元建造;可仰觀鼎湖峰的“仰止亭”,由旅臺鄉親李延品和舒壽福共同捐資重建;飛天廣場邊的蔥蔥樹林,是縉云旅臺同鄉會時任會長胡治清將軍,在2008年返鄉祭祖時與大陸友人一同植下。
巍巍鼎湖峰,不僅以其風景,更以其黃帝的傳說,吸引著五湖四海的華人。他們從各省各地,甚至從歐洲,從美洲,從大洋洲遠途而來。
(鼎湖峰下,黃帝祠宇依山而建。圖片來自縉云宣傳部)
放大到整個歷史來看,這種流動和凝聚,其實是一種常態,也是中華民族延續不斷的奧秘之一。
縉云黃帝祭祀最早的史料記載可追溯到兩晉時期。永嘉太守(轄區范圍包括如今的溫州、麗水)謝靈運好游山陟嶺,公元423年,從永嘉辭官歸鄉途中,經過縉云山,停舟淹留,把所見美景和黃帝傳說記錄在《名山記》中。
當時戰亂頻發,大量北人南遷。中國考古學會會長王巍認可這樣一種說法,這些衣冠南渡遠離故土的人們,終于在縉云山中重建了這個精神家園,他們在此延續祭拜黃帝先祖的傳統。
時任縉云縣文廣旅體局副局長柯國明回憶,早在黃帝祠宇重建落成前,他就多次看到村民自發前來,挑著沉甸甸的供品,虔誠地放在鼎湖峰下黃帝祠宇遺址上,進行祭拜。
或許,這些質樸的百姓道不明黃帝的來歷,但對先祖的敬畏與崇拜,始終流淌在他們的血液之中。
2022年6月,浙商全國500強峰會在縉云舉行。其中一項重要議程,就是祭祀軒轅黃帝。峰會結束后,有人說,“祭祀讓我有一種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每年,顏峻瑜也總能在祭祀大典中看到新的面孔。祭祀大典恢復的25年間,已有4000多名臺胞來縉云參祭。他們的背后,各有一段段“尋根”的故事。2021年,中臺辦、國臺辦確定仙都景區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顏峻瑜已經選擇在麗水留下,成為本地農產品品牌化的設計師。前不久,他來到縉云,成功將當地的黃茶、土面、楊梅等特色農產品推介出去。
空閑下來,顏峻瑜喜歡研究姓氏文化。他告訴我們,每逢清明、重陽,家中都要祭祖,祭壇的牌位上寫著家族的來歷。
黃帝祠宇建筑群的最后一座建筑“懷祖堂”,一棵參天的“姓氏樹”從標記著“伏羲”、“黃帝”的根莖處開枝散葉。每到此處,顏峻瑜總是久久佇立,沿著“顓頊”的枝干向左上方尋找。他在一支樹杈的末端發現了自己的姓氏,這才欣然地笑了。
三
祭祀大典,延用了古代祭祀祖先最高等級的“禘”禮。
其中重要一項儀程是恭讀祭文,柯國明多次參與祭文撰寫工作。每一年的祭文皆有所不同,但在他看來,祭文的核心意義就是“報本反始”。
他說:“恭讀祭文,就是一次和祖先的對話,有感恩,也有傾述,傾述我們這一年又有了些什么新變化,得功思源,砥礪前行。”
是的,在縉云,黃帝不只是神話,是傳說,早已綴于山水,活在民間。
一碗爽面,一杯黃茶,都與黃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聞名遐邇的縉云燒餅走向全球16個國家。大洋彼岸的燒餅師傅,也會將黃帝發明“軒轅餅”的傳說,與外國友人娓娓道來。
想要來縉云一游,更有多條線路可供選擇:“非遺進景區之仙都有‘戲’”主題精品路線、“來縉云不止深呼吸——養身養心之旅”、“華夏之光 問祖軒轅”文化研學精品路線、“探尋黃帝文化”畢業研學之旅……
縉云的黃帝文化產業收入已達100億元。2022年,黃帝文化入選省示范級文化和旅游IP。
近兩年,已舉辦多屆的中國黃帝文化學術研討會連續在縉云舉行,文化研究視野進一步拓寬;“祭典在線”、“云上場館”等新嘗試,推動黃帝文化數智工程加速落地;黃帝文化IP“加盟”文創、美食、土特產,在價值轉化中延續生命力;“傳承和弘揚黃帝文化八項工程” 正一步一印,深入實施。
在縉云縣博物館歷史文化陳列廳內,20多年前出土的兩條鎏金銅龍靜靜陳列。這是宋人為向黃帝祈求國運昌盛而制作的,投放在仙都步虛山上金龍洞中。它們上方,一條2022年剛剛出土的更為精致的“金龍”,跨越千年,散發耀眼的光澤。
(2022年在縉云縣仙都景區金龍洞發現的北宋金龍。圖片來自網絡。)
這兩年的祭典上,“金龍”活了起來,被一圈奇異的“羽人”符號環繞,構成了仙都祭典的獨特標志。
“羽人”的靈感來自縉云當地發現的巖畫——這些神秘圖案很可能是先人祭祀時所繪,讓人聯想到黃帝羽化升仙的美好傳說。
祝麗想到了民間鬧元宵時才能看見的“板龍”。那龍陣蜿蜒可達數百米,夜晚點著燦然的燈火,像從遠古走來的神獸:“特別是那顆碩大的龍頭,瞪著眼,張著嘴,有種黃帝那個時代野性、粗獷的美。”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見習記者 涂佳煜 通訊員 劉曉玲 | 責編:汪杰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