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云和工業園區東部位置的顯圣灣遺址是云和地區面積最大、地層最豐富的新石器至夏商時期遺址,面積近10萬平方米。今年5月起,考古工作人員對該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200平方米。近日,顯圣灣遺址取得重要收獲。
據悉,此次發掘,確定遺址的主體堆積屬好川文化和肩頭弄文化,共清理發現好川文化墓葬6座,出土陶豆、圈足盤、雙鼻壺、陶罐等隨葬品。主遺址區域發掘出土石器、陶器等各類器物標本逾百件。此外,在發掘中還出土了玉鉞殘片、玉紡輪、綠松石嵌片、玉管等重要遺物。
“這幾座墓葬主體都是東西朝向,大小差不多。大多數墓葬出土了2到5件不等的隨葬品。從隨葬品的造型來看,它與遂昌地區的好川墓地面貌非常相近。”據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博士生戴偉介紹,根據墓葬隨葬品以及墓葬形制推測其相對年代多屬于好川文化階段。但根據其中一個墓葬出土的矮胖型雙鼻壺推測,其年代則可能早到良渚文化早期。除此之外,在遺址主發掘區域的地層中出土了百余件遺物,有陶器殘片,數量最多為石鏃、石鏃制作有關的石料、半成品等,說明該遺址內有石鏃制作的作坊存在。
在淘洗過程中,在地層和部分遺跡內還發現玉鉞殘片、玉紡輪、綠松石嵌片、玉管等重要遺物,說明遺址內可能存在好川時期的高等級墓葬。“綠松石片和玉鉞是比較重要的發現。因為只有高等級墓葬,才會鑲嵌綠松石片、玉鉞。我們根據這一線索,推測周邊有被破壞的好川文化的高等級墓葬,但現在還沒有找到。我們還將繼續摸索存在高等級墓地的可能性。”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室副主任陳明輝說。
值得一提的是,在顯圣灣遺址發掘接近尾聲時,考古工作人員又在遺址的山頂處進行了試掘,雖未發現文化層,但發掘出土了硬陶、夾砂黑陶片等遺物,年代多屬肩頭弄文化時期。此外,在發掘過程中還發現了一批排列規則的柱洞、洞坑,共13處,根據出土遺物可知柱洞均屬肩頭弄文化。“肩頭弄時期的遺跡主要是柱坑,一個個柱坑都特別大,而且底下還有柱礎石。經過進一步的探索,我們發現這些柱坑按一定規則排列,在山頂呈現兩三百平方米的范圍。如果能確定這是大型建筑,應該會是高等級的首領居住的場所。”陳明輝介紹。
自去年12月以來,云和縣文物保護中心聯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縣域多地進行系統調查和勘探,確認了43處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時期的遺址,總面積達百余萬平方米。其中,顯圣灣遺址主體遺址形狀特殊,呈斜坡狀,文化層堆積薄厚不均,最淺僅20厘米,最深有1米多厚。考古工作人員按照《田野考古工作規程》,采用探方發掘法,在遺址區域布設3個探方,對遺址進行系統發掘。“在3個探方之間還要留下隔梁,通過隔梁,將幾個探方點位串聯起來,再按照層位慢慢發掘下去。雖然進度會慢些,但是這樣更加細致,能夠將層位信息保留比較完整,這樣各層年代的判斷會更加準確。”戴偉告訴記者。
歷經汛期、酷暑等惡劣天氣,在考古工作人員近半年的努力發掘下,顯圣灣遺址歷史脈絡逐漸清晰。其遺址文化層堆積分為4大層,依次為近現代民國時期、宋元時期和新石器晚期文化層。尤其新石器晚期文化層遺存最為豐富,在主要發掘區域共清理新石器晚期墓葬5座,石頭堆積1處,灰溝1條。
“此次顯圣灣遺址發掘,不僅把云和歷史延伸至肩頭弄文化及好川文化時期,填補了云和地域新石器晚期至夏商考古的歷史空白,也為研究整個浙南乃至福建北部地區的文化面貌和人群交流提供了更詳實、更充分的考古資料。”云和縣文物保護中心主任楊克新說,顯圣灣遺址考古發掘目前第一期已經接近尾聲,接下來,他們將對近期考古發現的標本器物進行系統清理,并計劃明年在顯圣灣遺址區塊進行第二次考古發掘。
來源: 杭州日報 | 撰稿: | 責編:汪杰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