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某音樂人利用AI技術“復刻”了自己過世的女兒,她不僅能夠與人對話,還可以為媽媽唱生日歌。
在互聯網上,除了用AI“復活”自己的親人,還有一些賬號,以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等長輩的身份,分享生活、教授技能以及與網友情感互動,被稱為“電子親人”。
那么,這些“電子親人”是如何吸引年輕人的?他們的出現折射了什么樣的社會需求,帶給我們哪些思考呢?
一
當我們瀏覽這些“電子親人”賬號時,不難發現其中有一些共性特點。
比如,溫柔而堅定的愛。“電子親人”往往情緒穩定、和善包容,宛如堅強的后盾。在“電子親人”這里,孩子是無條件被愛的,是毫不猶豫的“第一選擇”。某平臺上曾經有一個單親“電子爸爸”,受到不少網友喜愛。先是前妻執意要生一個男孩,他不肯;再是前妻把女兒單獨留在商場旱冰場后,兩人發生第二次爭吵;半年后他選擇與前妻離婚,獨自帶娃。在帶娃過程中,時時處處從孩子的內心需求出發,細膩有愛。
再如,無微不至的呵護。比起你取得的成就,“電子親人”更關心你的健康、安全、情緒;沒有苛責,“電子親人”給予的往往是暖心的鼓勵。有個賬號用“媽媽教你xxx”的口吻教大家做家常菜,扮演著一個細致入微的媽媽,比如在教大家切土豆絲時,盡管已經很細致,她還是會一遍遍地提醒:比起土豆切得好,她更在意的是大家不要切到手。在有網友提出自己不會疊衣服后,第二天疊衣服的教程就上線了。
又如,平等的態度和得體的空間。“電子爸媽”往往沒有什么“爹味”,以平等的姿態與孩子相處,擁有極強的同理心。電視劇《家有兒女》中的爸爸夏東海像朋友一樣和三個孩子相處,會為自己的錯誤主動道歉,能設身處地體諒孩子的情緒,被許多網友認為是“電子爸爸”。前段時間,演員張頌文安慰網友沖上熱搜,網友列舉了張頌文在社交平臺給網友的回復,稱其為一個成年人的安慰,沒有責備,也沒有雞湯。不少網友也把張頌文作為自己的“電子爸爸”,遇到不開心的事會去他的社交賬號傾訴。
二
一邊是年輕人被認為在線下忙著“斷親”,另一邊他們在線上重新尋找“親人”。那么,為什么不少年輕人會對“電子親人”產生情感依賴呢?
填補了親情的缺失。高速發展的社會、節奏變快的生活,讓很多人陷入忙碌。不少年輕人離開父母外出求學、工作,親人之間相處的時間很少。還有一些人雖然生活在父母身邊,卻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不僅沒有獲得足夠關愛,還遭受了原生家庭的創傷。與此同時,年輕人對親情的渴望并沒有消失,反而因為生活壓力更渴求得到撫慰,現實生活中難以滿足的情感需求就轉移到了“電子親人”身上。“電子親人”對他們來說,是對童年缺憾的彌補,在互動中似乎重新被“養育”了一次。
呈現了理想中親人的樣子。有人總結,“電子親人”具有很多讓人喜愛的地方:葆有對新鮮事物的好奇,能與后輩產生共鳴;習慣給予正向回應,提供充分的情緒價值;耐心傾聽年輕人的想法,既不掃興也不指手畫腳。可以說,“電子親人”經過精心設計和運營,呈現出的是人們理想中親人應該有的樣子。不少年輕網友在“電子親人”賬號下留言,“多希望你是我的媽媽”“多希望這就是我的爸爸”“如果我做得不好,媽媽只會批評我”。
提供了情緒的出口。中國人的性格總體而言是內斂的,年輕人在互聯網上是一個“話癆”,在線下可能就成為了“社恐”,尤其是一些發自肺腑的、表達感情的話,對著自己的父母、親人往往覺得難以啟齒,也害怕傾訴了卻不被理解或得不到回應。但隔著互聯網,對著“電子親人”,大部分人就變得毫無壓力,可以暢所欲言,加上“電子親人”會對網友的傾訴給予暖心安慰、正面鼓勵,讓這種互動成為可持續的良性循環。
三
“電子的情感”再好,終究抵不過真實的擁抱,要知道“虛幻的親人”終究只是一個精心打造的人設。
前不久,某平臺上一賬號注銷后,有網友推論指出“電子爸爸”其實是一位抑郁癥女孩想象出來的父親。雖然這讓不少人的“烏托邦”倒塌了,但有網友表示沒有覺得被欺騙,反而覺得更心酸,也有網友表示盡管是虛構的,但治愈了自己,還有網友認為這恰恰說明了現實世界中沒有這樣的父親存在。
虛擬的“電子親人”,其實帶給我們許多關于現實世界的思考。對此,筆者想到三句話。
不要因為人設的美好苛責現實的不完美。“電子親人”盡管背后是真人,甚至是一個團隊,但本質上仍然是虛擬世界的產物。它只呈現美好的一面,一些擊中心靈的安慰和對話,也許只是幕后團隊包裝出來的。比起復雜的現實生活,“電子親人”是人為打造的,雖然符合理想,卻不免失真。網友在尋求慰藉的同時,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避免因為“電子親人”的完美而對身邊的親人變得苛刻,更不要因為某個“電子親人”“塌房”而懷疑人世間本就存在的美好親情。事實上,世界上并沒有所謂的“完美”,真正美好的情感更多時候是一種共同的成長。不完美的父母和不完美的我們,互相扶持著往前走,這才是有笑有淚的人生。
年輕人的情感需求應該被重視。這一屆年輕人思想獨立、見多識廣,但同時又有較為明顯的“淡淡綜合征”和“電子依賴征”,似乎對現實世界總提不起興趣,對虛擬空間卻欲罷不能。對此,我們不應該忽視“電子依賴”背后年輕人對于親情、友情、愛情的渴望,在鼓勵年輕人追求事業和夢想的同時,更要關注到他們對情感的需求、對溫暖的向往,避免因為現實中的親人總是缺席讓他們只能轉而向“電子親人”尋求安慰。
“電子親人”應該在規范中發展。不可否認,“電子親人”在與網友的互動中撫慰了許多人的心靈,治愈了不少的創傷,傳遞了前行的力量。但虛擬世界中這樣的高濃度情感交流同樣存在一定風險,需要警惕被不法分子鉆了漏洞,利用網友樸素的情感從事違法犯罪活動。比如曾經爆出的老年人受騙于“某假明星賬號”就是前車之鑒。同樣,一個高質量的“電子親人”,除了依賴技術和技巧外,更需要背后的個人或團隊有一顆向善的心和向上的力量。
“年輕人斷親”“德華帶娃”“電子親人”“電子閨蜜”......近年來,凡是與親情相關的話題總是會引發關注。這些話題折射的是在社會進步尤其是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過程中,年輕人對情感的形式、載體、質量、內涵的一次次探索和思考,其根本仍然源于內心深處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來源:浙江宣傳 | 撰稿:之江軒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